林漠不禁低垂眉眼,幽渺涼薄的雙目中有絢爛的光芒乍現,透著抹森寒入骨的鋒芒之氣。
好的對手,總是讓人激動不已,不是嗎?
身為觀眾的林漠安靜如斯,但是,一旦要上場成為演奏者,林漠將不再沉默!
他的琴聲,便是他的聲音。
他的演奏,便是他的所有!
……
林漠一襲紫藤灰廣袖直裾深衣,雪色衣緣,衣襟、袖口、衣擺上皆有銀絲所繡的祥雲圖案,纏繞迂迴,隱於雪色,卻在燈光下折射出熠熠清輝。
腰繫玄色絲縧,下墜一塊龍形玉佩,紅色流蘇輕輕晃動。
步履輕緩,昏黃燈光下,薄薄霧靄中,林漠恍若雲端之仙,清虛淡渺,唯那一抹豔紅的流蘇恁的醒目,為林漠添上了一絲鮮活的煙火之氣。
……
林漠盤膝而坐,寬大的袖袍在地上鋪展開來,素淡的紫藤灰開出了清雅的花,別樣的恣意與灑脫。
即使坐著,卻因為林漠挺直的脊樑,內斂自矜的傲骨而沒有絲毫的居於人下之感,明明他神色淡淡,眾人卻莫名地有種林漠正從高處俯視著他們的既視感。
眾人不由得坐直了身子,甚至有許多人下意識地前傾了幾分身子,他們皆是目光灼灼,滿懷審視與期待。
之前,師珏已再次用他不容置疑的實力宣告了其“天生琴子”的名副其實,現在,從某方面來說,與師珏極為相似的林漠,被稱為最大黑馬的林漠,又會呈現怎樣的舞臺呢?
他究竟是否有資格與師珏相提並論?也許,這次的演奏,就可以得出最讓人信服的答案。
林漠,是否值得他們抱有這份期待?又是否會回饋他們的這份期待?就看接下來的演奏了。
他們所有人,都在翹首以待,亦在拭目以待!
結果,很快就會出來,屆時,一切都會蓋板定論了。
……
“錚”琴音響起,林漠的演奏,開始了!
曲目——《滄海龍吟》。
《滄海龍吟》,此曲又名《蒼江夜雨》,九段,有說是諸葛亮之作,從古代詩文中,至少可知其來源較早。現存譜本中,最早見於明末的《伯牙心法琴譜》。
樂曲描繪了夜雨江濤,水天一色,雲霧迷漫,波濤洶湧的雨夜景色。
古來形容琴音的美妙有“琴能動蒼海老龍之吟”的說法,可能是琴曲命名的由來。
《伯牙心法》中解題雲:滄海龍吟者,音有似於龍吟也。飛潛叵測,孰測其吟,毋亦別鶴孤鶯之意歟。今考其音,每以淸冷和緩之調,寓飄忽動蕩之勢,有若龍之昂霄而聳壑者然。
古雲,琴動滄龍吟,其斯曲之昉矣。或曰,龍以海為歸,而此吟屬羽,羽屬水,故曰滄海龍吟。理或然也。
《希韶閣琴譜整合》中記載曰:一名滄江夜雨,因其音似乎龍吟,故名滄海龍吟。夫飛潛升降孰測其吟,毋乃別寉孤鸞之意與。
今考其音,每以淸冷和緩之調,寓飄忽動蕩之勢,有若龍之昂霄而聳壑者然。古雲,琹能動滄海之吟,其斯曲之謂矣。或曰音屬羽,羽屬水,故名滄海龍吟理或然也。
然此曲指奧乃蜀之霸派,欲高其弦,堅其指,肅其神,練其氣,仍修妙指再得其傳,時時溫習可貫之矣。
《琴學初津》中該曲後記言:是曲為諸葛武侯所作,一曰龍吟,又曰夜雨,分義詳內篇。
原稿傳自祝君聼桐鳳翥先生,曲中重用吟猱,然莫難於吟猱,彈法宜實忘浮,堅其指,而靈其腕,茍能潛心細作,自有龍出淵泉之妙,否則滯混繁複,習之者誠非易之。
按武侯有梁父吟,滄海龍吟,雲龍吟者其音似龍吟也,飛潛昇降,孰測其吟,有別鶴孤鸞之意。古人雲,琴能動滄龍之吟,其斯曲之謂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