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臺,姜幽雀徐徐起身,身姿曼妙,寬大絲滑的袖口拂過腰間,垂落於琴身上,一派清幽古韻。
她彎腰抱起自己的古琴,泠泠琴絃,暗光幽玄,與她如水眸光遙相呼應,星輝流轉,脈脈生情。
她有幾分愛憐地拂了拂懷裡的古琴,溫涼,質堅,還是那熟悉的紋路觸感。
其實她是有幾分羨慕師珏的,不為別的,單單只是“琴子”這個稱呼。
琴子,天生琴子,在她看來,真是沒有比這更好的贊譽了。
就算是林漠的“琴仙”,她也覺得更多的是偏向於林漠自身清渺如仙的氣質上的贊譽,但是,“琴子”,真的是純粹至極的一個稱呼,無關其他,唯關乎琴。
她難得的有些孩子氣地鼓了股腮幫子。
給她一個“琴女”的稱呼也好的啊,結果卻是一個“天女”!
簡直比“琴仙”還不如。
姜幽雀有些氣悶,但是她的這些小心思實在不好意思訴諸於口,只能在心裡幾番幽怨。
她是不是太幼稚了?
誰會想到,人前一向高雅清華、恍若不食人間煙火的天女——姜幽雀,竟然會有這些如此接地氣兒的想法?
姜幽雀勾唇輕笑,收斂了自己有些過於發散的思維。
真是的,這個時候了,亂七八糟的想些什麼呢?
姜幽雀緩緩走過昏暗的通道,步履輕緩,落地無聲,似有朵朵幽蓮次第綻放於她的落腳之處。
一時間,通道內暗香浮湧,恍若一場夢境。
普通的通道,因為姜幽雀的存在,而變得光彩奪目、非同尋常起來。
......
“哇~”姜幽雀一踏上舞臺,便聽到了觀眾席傳來的壓抑不住的低呼聲。
對此,姜幽雀早已習以為常,不會對她的心境造成絲毫的影響。
她很美,她自然知道,但她也確信,她的琴聲會更美!
……
姜幽雀一襲煙粉交領齊胸襦裙,淺紫的訶子上有清雅秀麗的蘭花刺繡,綽綽約約,一枝青玉半枝妍。
裙擺上也繡著幾枝疏朗有致的蘭花,白花黃蕊,形態玲瓏,修長的枝葉更添一絲風雅。
姜幽雀未梳發髻,細軟的烏發收攏落於一肩,只在鬢間別了一支素白蘭花步搖,潤白飽滿的小小珍珠粒墜於其下,輕輕搖曳,流轉出溫柔的光芒。
姜幽雀的額間細細地畫了一個花鈿,是一朵素雅的蘭花,卻是嫣紅的色澤,簡約的線條卻勾勒出了一份別樣的婉轉與豔色。
本來稍顯素淨的裝扮卻因為這一抹嫣色而美得灼灼其華,其上灑的點點金粉更是平添了幾分矜貴之氣。
燈光下,金粉熠熠生輝,卻不及那一雙秋水雙眸,似攬進了天光山色,鐘天地之靈秀,只一眼,便教眾人失了魂、落了魄。
……
“錚~錚~”醇和悠緩的琴聲響起,瞬間驚醒了失神的眾人,只覺耳朵一陣酥麻,姜幽雀的演奏,開始了。
曲目——《佩蘭》。
《佩蘭》,據《春草堂琴譜》,相傳作者為南宋毛敏仲,取詩人屈原《離騷》中“紐秋蘭以為佩”的詩意而作。
該曲羽音,曲調跌宕安閑,音韻致逸,幽不傷細,淡而含古,宛若出谷生春,清光外發,為古羽音之冠也。
《西麓堂琴統》解題曰:戰國時,有虛靈子者,遊嵩山,遇羽人鼓琴石窗之下。鶴舞於庭,蘭馨於室,延入晤語,因授以清羽之調,名曰佩蘭。
《杏莊太音補遺》則言: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室遠而身邇,入漸而佩,不違也。佩蘭,取其切於身,匪惟入其室而已也。
《五知齋琴譜》中記載了一段歌詞:……所喜清潔和靜,感慨而恬逸,如九霄環佩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