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千仞》格調清奇,情緒活潑歡欣,音樂色調多變,是一首極具樂舞遺風的曲子。
全曲共九段,除首尾兩段音樂跌宕自由、若有所思外,其餘各段速度和節奏相近,以調性的多變和多種古代音階的並用、流美生動的旋律及頻繁的音色對比等方法體現了琴曲中豐富的精神境界。
……
曲子以泛音開始。
趙啟徵左手無名指輕點九徽,右手中指向內彈入,勾二絃,繼而左手大指輕點七徽,右手食指向外彈出,挑五絃,泠泠琴音叮咚流出,一副美輪美奐的畫卷徐徐展開。
雲霧漸生,山峰隱沒,天籟之音若隱若現。
細細看去,層層雲霧繚繞的峰頂懸崖上,似有素白的衣袂隨風飄揚,只是一角衣袍,便已是仙人之氣流瀉而出。
朦朦朧朧間,似見仙人盤膝撫琴,琴音杳冥清邈,直上九天。
群山沉默,天地寂靜,唯有琴聲幽幽,明明清淡如斯,卻猶如那彼岸的曼陀羅,誘人心魂而不自知。
眾人一陣恍惚。
又見朵朵彩雲從巖xue中輕盈飄出,隨風變換,卷舒自如。
“唳~”清越高亢的鳴叫響徹天地,天色有了幾分昏暗,巨大的陰影投射而下。
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這是……鳳凰!是“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的鳳凰!
鳳凰揮翼而來,巨大的羽翼鋪天蓋地,有熊熊火焰燃燒其上,修長的脖頸仰出優美的弧度,展翅上擊千裡,穿越雲霓,背負著蒼天,翺翔在九霄之上。
煌煌之威,不可逼視!
……
曲子以百鳥之王淩空翺翔,跌宕自由的氣勢,比喻聖人的偉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然獨處,似有曲高和寡之嘆。
這種內蘊的情趣、微妙的思緒、“可言不可言之間”的寄託,含藏在清麗曠遠的曲調之中,引發聽者的無限遐思。
趙啟徵右手食指向外彈出,散挑五絃,繼而左手按弦,右手中指向內彈入,勾三絃,琴音轉為低婉渾厚。
曲調由慢轉快,又漸漸慢下來。
聽眾們的心也隨之慢慢沉了下來。
……
趙啟徵急速連抹相鄰的兩根弦後,名指隨即捂住前一弦的餘音,蠲二絃,同時左手作上滑音“綽”。
琴音越發圓潤細膩,眾人似乎能感受到個鳳凰身上散發出來的灼灼熱意,甚至能清晰地看到鳳凰脖頸處細細軟軟的絨毛。
僅存在於傳說中的、華美高貴的神獸——鳳凰,就在他們的目之所及之處,似乎觸手可及。
有人猶如受了蠱惑般,不由得伸出手想去觸控這只倨傲的異獸,猛然間,“唳~”尖銳高亢的清嘯聲在他們的耳邊乍然響起,所有人身形劇震,動作便僵在了那邊,無法動彈絲毫。
趙啟徵左手名指輕點九徽,右手食指向內彈入,先抹六絃,繼而右手食指向外彈出,後挑六絃,泛音再起,恍若天外來聲,清脆高遠,輕盈活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