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姜幽雀痴迷古琴,自然希望自己的琴聲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只是琴聲,不參雜她的外貌。
但是,這並不容易。
畢竟容貌與生俱來,與她渾然一體。
所以那段時間她喜歡在簾子後撫琴。
但是,後來她明白了。
不是她的容貌太美,而是她的琴聲不夠動人。
所以才讓聽眾有餘力把心神投注在她的姿容上,而無法全神貫注於她的琴聲上。
於是,她越發的投入了。
漸漸地,在她演奏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不會失神於她的外貌,而是沉醉於她的琴聲中。
她很驕傲。
她的外貌於她自身亦是一種考驗與磨礪。
而她,成功地克服了這個難題。
她的琴道,往前邁了一大步。
現在的她,不會為她的容貌糾結,不會疑惑她演奏時,聽眾痴迷的究竟是她的琴聲?還是她的外貌?
她是姜幽雀,那般不自信的表現絕不會第二次出現在她身上!
……
姜幽雀擺放好古琴,輕斂袖口,優雅落座,裙擺如花般盛放,其上流光溢彩,華貴異常,細細看去,原來那一朵朵花中都摻了金線,內斂的奢華。
烏發雪膚,紅唇嫣然,眉間那一輪清冷神秘的月牙壓下了紅花的明豔,清華與妍麗,兩相交織,竟是不可逼視的驚豔!
姜幽雀沉肩,墜肘,雙手虛放在琴身上方,手腕纖長,形狀完美,手如柔荑,十指纖纖,淺粉的指甲色澤清透,其上有淺淺的光一閃而逝。
……
所有的人,不只是在場的觀眾,還有其他的,不論是在廣場上、電視機前還是網路上,只要是正在收看四藝競演古琴組決賽直播的觀眾,都下意識地屏息凝神,唯恐發出一點聲音,打破了這番夢幻般的情境。
也許此時的大部分人都快忘了這是一場古琴比賽,但是,姜幽雀會用接下來的曲子告訴所有人,她的演奏,才是他們最應該驚豔的部分。
……
“錚~”姜幽雀右手食指向內彈入,抹三絃,琴音起,幽幽渺渺,卻似晴空炸雷,讓眾人一下子從對姜幽雀外貌的失神中猝然回神,卻又再度毫無抵抗力地失神於姜幽雀的演奏中。
曲目——《溪山秋月》。
《溪山秋月》,最早見於1602年撰刊的《藏春塢琴譜》,後收錄於《太古正音》、《松弦館琴譜》、《徽言秘旨》、《大還閣琴譜》、《誠一堂琴譜》等琴譜中。
《琴苑新傳全編》解題雲:此賢者隱處而作也。蓋賢者隱處澗谷之間,溪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盡,用之不竭。深觀物外,徜然自得,其高潔之致,於聞聲之際,有可想見者。
《誠一堂琴譜》言此曲:幽深寂歷,綽有高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