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大多數人還沉浸在回味於師珏的演奏中,即使大多數人對於林漠接下來的演奏抱有悲觀的看法,此時卻不得不被林漠的風采所攝,不由得收斂了幾分臉上的漫不經心,微微挺直了些許慵懶的脊背,眼底有異芒閃現,光是這份氣度,已是不輸先前的師珏,難道……
林漠在琴凳上落座,置於琴桌上的“獨幽”泛著內斂幽暗的光澤,泠泠琴絃似有鋒芒乍現,一閃而逝。
林漠抬起雙手,寬大的袖袍順勢滑落,手指修長,骨節分明,猶若蒼勁綠竹,內蘊著堅韌與清傲。
五指微微動作,林漠不禁勾起了一抹淺淺的弧度,嗯,沒有僵硬的感覺,甚至是更甚以往的靈活柔軟,很好。
林漠又活動了幾下手指,能清晰地感覺到指尖上的些微顫意,順著手指關節一路向上,直至心髒處,“砰砰砰”,這是迫不及待了嗎?
把手收回袖袍中,自然垂於身側,林漠微微垂首,半隱於陰影的面部看不清表情,一股莫名的氣場緩緩以舞臺為中心擴散而出,壓下了空氣中隱隱的躁動,萬籟俱寂。
林漠抿了抿唇,稍有波瀾的心境漸漸回複了平靜,直至“風雨不興。”
周圍的一切似乎清晰地對映在他的心中,又漸漸虛化而去,唯有“錚錚”的琴音似遠似近,隱隱綽綽,在心湖上空飄蕩徘徊。
林漠緩緩抬起雙手,圓潤幹淨的指甲在燈光下折射出點點的光暈,與流光溢彩的琴絃相互輝映,“錚~”偌大的場內響起了清越古拙的琴音,猶如水面波紋般,一圈圈蔓延擴散開來,層層遞進,讓所有人毫無抵抗力地陷入了這一場視聽盛宴中。
……
琴曲——《嶽陽三醉》。
《嶽陽三醉》,取意於呂洞賓三醉嶽陽,飛渡洞庭的神話故事而作。反映了神仙道化,超脫現實的道教思想。
全曲曲調情趣逸緻,音韻流暢,為琴曲中之大操。
全曲共二十段,先後收錄於《琴譜諧聲》、《天聞閣琴譜》、《古音正宗》、《二香琴譜》、《蓼懷堂琴譜》、《沙堰琴編》、《琴學入門》、《春草堂琴譜》等琴譜中。
據《琴學入門》記載,此曲為《羽化登仙》的刪減本,它們的主要段落相近,而次序有出入。
《春草堂琴譜》中的後記原文為:此本黃鐘均曲,今用中呂均鼓之,與秋水、秋思、佩蘭同調。雖不轉三絃,而仍是黃鐘均音韻,故曲中一絃十徽與三絃散音,皆避而不用。句尾收一六為宮曲,俗呼商角調者非。
此羽化刪本,見於蓼懷堂集中。餘最愛此曲,幽情逸緻,洵是一派僊音,得未曾有。
……
琴曲以泛音開始,林漠左手大指輕輕點在七徽上,右手散音挑五絃,隨即左手名指九徽,右手中指勾二絃,清越幽遠的琴音似潺潺流水,自林漠的指尖淌出。
琴音杳杳,燈光朦朧,隱隱間,一汪煙波浩渺的洞庭湖浮於眼前,水天一色,風月無邊。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
林漠雙臂舒展,手指或挑或勾,一串流暢的泛音跳躍而出。
恍然間,眾人發現自己身處高樓之上,憑欄而望,氣象萬千。
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