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門。
“請進。”
熟悉的聲音讓林漠微微挑了挑眉:除了蘇葭的爺爺,另外兩位考官難道也是上午的那兩位嗎?
林漠踏入琴室,躬身問好,抬頭眼神向考官席一掃,發現的確就是上午一級琴師考試的那三位考官。
林漠收斂心神,行至琴桌後坐好,抬頭望向考官席,等待考試的開始。
三位考官的位子也沒有變化。右邊的中年男子嗓音溫和,隱含笑意:“林漠,我們很期待你這次的表現。那麼,請彈奏二級古琴曲目——《雙鶴聽泉》。”
“錚~”林漠右手撥弦,左手按弦取音。
《雙鶴聽泉》,又名《聽泉吟》、《聽泉引》,最早見錄於明萬歷年間《文會堂琴譜》,後來還收錄在《指法彙參確解》、《琴學初津》、《醒心琴譜》、《琴心直指》等琴譜中。
《指法彙參確解》曰:聽泉短曲耳。寬轉平和,音節大雅,靜夜以中音奏之,何異置身澄間,聽山溜清韻,洗滌塵襟?大愚識。
《琴學初津》言:是操有分二段,未給命名之義,然其氣韻是三非二,採自遠堂與大還閣合參,以符其氣韻也。蓋小曲之傳,必有妙義,勿嫌其小而輕棄之。千裡志。
《醒心琴譜》中《雙鶴聽泉》題解為:“明曲,作者不詳。其曲寬轉平和,音節大雅,有置身空山,澗流清韻之妙。以此曲洗滌塵囂,安心空靈,大為妙哉。”
琴聲,古韻幽幽,凝練,疏曠,有超然出塵之感。
水中鷗鷺,山中野鶴,或息棲於汀州或怡情於泉石,唯不受世人樊籠之苦,是以無慮無憂,無驚無恐,逍遙自適於山水中也。
“唳”琴室中彷彿響起鶴的清鳴,眼前彷彿出現鷗鷺戲水振翅的身影。
水中小洲、山水之間,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
鷗鷺忘機又豈不快哉!
噫,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士不得志則山林而已矣,雖貧賤,何傷。
林漠彷彿化身為那寄情于山水之間的高人雅士,既然不得志又何妨歸去,不如歸去!
琴聲塵囂遠遁、怡然出世,耳邊似有泉水叮咚,鼻尖似有草木水汽之芬芳,更有鶴友為伴、鷗鷺做鄰,縱然志不得嘗又如何?縱然生活清貧樸素又如何?
琴聲開闊,高遠。天高雲淡,何必讓俗事縈繞心懷,使自己鬱郁寡歡,不得開心顏!
琴聲漸弱,由清亮轉為渾厚低沉。
驀地,琴絃輕顫,清遠通透的琴音為這首琴曲劃上了休止符。
“啪啪”琴室掌聲響起。
“林漠,你果真沒有讓我們失望。這首《雙鶴聽泉》你彈奏得清靈而柔緩雅緻,技術、情感水融,相得益彰。不錯,真的不錯。”溫和男子笑得稱贊道,語氣中難掩一絲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