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似明白了什麼,又好似什麼都沒有明白。這便是伏羲和女媧此時的感受。
他們本就是先天陰陽本源所化的先天神祇,對陰陽變化自不陌生,但太一的講道,卻好似是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詮釋陰陽,但聽著又有種很熟悉的感覺。
伏羲仔細體味著這其中種種變化,企圖發現自己這種感覺的來由,卻苦苦不得結果。
無奈之下,伏羲只得停止思索,睜開眼睛,卻發現太一正端坐一旁,閉目養神,又好似在靜心體悟。
伏羲轉過頭去,看到女媧。也就在看到女媧的那一瞬間,伏羲呆立當場,心靈中無數個畫面快速閃過。
大日橫空,無盡的熱氣散發,灼燒著大地,一片片海被蒸幹,一塊塊土裂開,萬裡無雲,千裡無人。
明月當空,月華撒下,帶來絲絲涼意和清爽,生靈外出,吸收著月華之力修行。
驕陽之下,大地之上,一株株草頑強地從土裡冒出頭,貪婪地吞噬陽光,快速成長著;一棵棵樹張開懷抱,盡情擁抱著陽光,凝煉元神。
皓月清風,月華傾灑,兔子奔跑在大地上,肆意吞吐著月華,漸漸身軀僵硬,化作雕塑。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伏羲開心地喊道。
他明白了自己之前為何會有那種感覺了,孤陽不生,孤陰不長,這個道理自己早就思索過,但卻沒有想清楚,這次再聽太一講道時,當初那種感覺再次出現,所以才會有熟悉感。
而之前自己思索的方向不對,所以才會感覺對方是從另一個角度詮釋。
如今,這一切終於明白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兩者本是一體兩面,不可分割的。之前伏羲將陰陽分開,各自思索,卻是走入了一個死衚衕裡,若非有太一講道,日後怕是會自毀道基,前途堪憂。
想通了這些以後,伏羲只感覺自身念頭通達,感覺隨時都可以突破,只差一些時間的打磨,伏羲相信自己就可以更進一步,到時候只要再幫助女媧突破,那麼就可以突破這個大陣,出去了。
出去以後,我一定要見識一下這天下之大,會一會這天下的強者,這天下若沒有了我,豈不是太無趣了。
胡思亂想了一陣後,伏羲突然想到太一還在一旁看著,立即收回思緒,望向太一。
感覺到伏羲的目光,太一心中一動,睜開眼睛,目光溫和地看了過來。
“多謝太一道友的講道之恩,日後出世,定去拜訪。”若說之前伏羲還只是迫於無奈,把這當作是一場交易,那麼現在這番話出口,伏羲心中已是一片誠心,再無半分無奈。
“此次講道,我也是收獲滿滿,既然如此,我還有事,便先行離開了。”
百年時間,這天下發生了不少事,太一已然錯過了一些,不能再錯過了。
看著太一遠離的背影,伏羲在心中念起了一句詩:
虎歸山林龍入海,從此天下風雲動。
………………
當時光倒退,回到百年前的那個夜晚,一切都還沒有發生變化的時候。
中域北部,黑虎山上,當初太一密見三大勢力首領的宮殿裡,碧焱、夜、曲波老祖以及百花仙子再次進入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