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國所有年輕一代將領和民間能人異士的代表,他們集合在校場內,今天要選拔出十位翹楚,誰也不知道他們將要被安排做什麼,但只有一點,被選中的人將會的到高官俸祿。
最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跟隨公主去執行任務,那就以為著很可能是挑選駙馬,舉國轟動,爭先恐後的報名,各大城池更是擺下擂臺,因為每個城池也就只有第一名又機會前往都城。
座城池就上萬人報名,經過各方面的基礎賽選也有上千人留下,他們將會一輪一輪的淘汰下來,最終也就只有一人能勝出,去到都城還要與其他城池的代表競爭。
就在大周國在舉行全國比武的同時,天下局勢再次變動。
大雁國頂不住來自東勝國與中明國兩大帝國的壓力,最終國內三方勢力代表大打出手。
大雁國內政癱瘓,皇族勢力沒落,分別代表兩大帝國的勢力,在各自帝國爸爸的扶持下。
各自佔領城池,瓜分了大雁國這或許就是大雁國最終的下場。
“大王,我覺得我國現在正是拉攏勢力的時候。”
向神國的大臣建議道,現在大雁國分崩離析,大周國實力下降正是向神國從新撬動中原地位之時。
“愛卿有何計策?”
向神國的國王也正有此意,誰不想當大哥,更何況現在就有這個機會替換大雁國和大周國,一舉成為中原四國的頂樑柱。
“烈火國與寒冰國是我們聯盟的首要物件。”
大臣又說道,因為現在中原勢力,沒有也就沒有其他國家能被他們拉攏了。
“那周國為何不是首要結盟的目標?”
有大臣提出異議,因為按實力來說,烈火國與寒冰國合併起來都未必是大周國的對手,因此與大周國聯盟更安全,一邊抵禦中明國,一邊瓜分烈火國與寒冰國此不美哉。
“周國是我們的假想敵,也是我們要吞併的第一個目標,吃下那大周國,我們的實力將更上一層樓,一統中原將無人可擋。”
“解決了大周國,到時候我們再調轉槍頭,那給我們當炮灰的烈火國與寒冰國還有能力與我們一爭否?嘴上的肉還不是我們說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
主張聯盟的大臣,將他的見解說了出來,君臣哈哈大笑,這非常符合向神國的大王內心所想,如果大周國也願意加入聯盟就更好了,只不過這聯盟的盟主國必須是向神國。
烈火國和寒冰國,向神國是不會看在眼裡的。
但兩個國家聯盟合在一起的實力,也輪不到向神國不忌諱。
他們攪屎棍的計劃中,最失敗的就是在烈火國和寒冰國的行動。
不但沒有達到攪亂局勢,激化矛盾的作用,既然還無意中讓烈火國和寒冰國和好如初。
雖然還沒有到達和平聯盟,但也達成了停戰協議。
也就是說,烈火國和寒冰國早就停止了戰爭,休養生息。
如果向神國想要成為中原四國的領頭人,那就必須要面對周國。
與周國交戰,定會損失慘重屆時如果烈火國和寒冰國抱團來戰。
那向神國也將會被其不費吹灰之力打敗,甚至滅國。
這不就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漁翁得利嗎?只不過這個漁翁再也不是向神國而是烈火國和寒冰國。
這樣的事情,向神國的國王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
誰願意為他人做嫁衣。
向神國看準時機分別聯絡烈火國與寒冰國,使用小小的計謀,使得開始很不屑與其聯盟的兩個國家,爭先恐後同意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