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是要救的”江恆怎麼可能不救,這說不定很快就是他的子民了。
“至於怎麼救,還有什麼時候救,時間要卡的準”
眾人都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真不知道他們到底懂不懂。
江恆的意思是不能跟敵軍正面交鋒,要讓趙國消耗敵軍的力量再計救趙國,最好兩敗俱傷。
而且要讓趙國覺得秦軍夠意思義不容辭,來的及時。
反正簡單來說就是自己要用最少的損失得到最大的利益。
到時秦國也好入主邢城,先佔領了還不還以後再說,難道江恆就沒有想咬一口趙國這塊肥肉的心嗎?怎麼會沒有?誰都想趁機咬一口。
燕國剛被江恆打回去,現在又開始蠢蠢欲動了,他們也想咬一口趙國。
燕國從蘇城讓騎劫出兵三十萬直奔趙國驪絨而去。
趙國現在四面是敵,稍有不慎都是滅國之災。
趙王直接氣吐血,他的壓力很大,朝堂上爭議不斷,所有人都把這次災難歸咎於秦國。
要不是幫助秦國,趙國怎麼可能被捲入戰爭,怎麼可能會被所有國家一起攻打。
他們根本不知道,如果不是他們出兵增援秦國。
秦國對其感恩的話,那麼現在攻打趙國的肯定也會有秦國的影子。
趙國國庫衰弱,大臣們人人自憂都不肯出錢出力。
趙王無奈只能再強徵三十萬民兵馳援驪絨,到處都是民怨沸騰。
趙國開始出現趁機發國難財的大臣,利用自身權力大力發展家族生意等等伎倆層出不窮。
趙國瞬間進入一種頻死狀態,愛國之人垂死掙扎。
再加九原城至涿原一帶發生水患,整個趙國被天災人禍籠罩著,百姓水深火熱中,食不果腹,開始出現大量流民擁向國都代城。
現在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來形容趙國一點都不誇張。
邢城攻防戰役隨時都有可能會打響,魏齊聯軍他們也知道想快速攻下邢城那是不可能的了,只能打持久戰。
邢城早已軍民同心,全民皆兵,又怎麼會那麼輕易就被拿下?
邢城餘糧充足,軍民同心,怎麼也能撐一個月吧。
魏齊聯軍再三發起勸降,邢城根本不予理會,邢城與魏齊聯軍的攻防戰一觸即發。
三天後邢城攻防戰徹底爆發,場面十分壯觀慘烈。
人的求生欲爆發出來是很強大的,邢城的民兵也能抵擋魏齊正規軍的攻擊。
藉助城牆的優勢,輪番拋砸石頭滾木殺了不少敵軍。
由於趙國援軍的到來,戰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邢城死守不出,援軍在外不斷騷擾敵軍。
魏齊聯軍一時半會還真攻不下邢城,其他戰場也是如此,幾十萬人每天的糧食消耗量是巨大的。
江恆沒有與敵軍正面交戰,而是派出秦軍到處設伏,
在蘇城與驪絨之地伏擊燕軍後勤部隊,截獲地方物資運回秦國。
在壩邱與邢城之間伏擊,在靈壽附近設伏,在壩邱與晉陽之地設伏,在狄關附近埋伏。
每次搶掠都會嫁禍給他國,比如搶楚國就會嫁禍給齊國,搶齊國就會嫁禍給楚國,搶魏國就會嫁禍給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