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並不是只有打架,坐而論道,見招猜招,佈局佈勢,皆是鬥法,只是大多修士,習慣了簡單粗暴,既分高下,也分生死的對決。
然這場鬥法,顯然比之往前,有極多不同。
此鬥法局。
李長笑一人,化神境巔峰修士,以及身側一凡人帝王王如意,單挑大餘上上下下,東西南北四方位,額龍、天劍、……十二山神,以及下方不知多少敕封小神。
換而言之,這場鬥法,鬥得是這片天地,翻天之雨下不過三兩刻鐘,遠有山地滑坡,巨石滾落,泥石成流。
近有河水沸騰,倒卷襲岸,天災四起,與李長笑無礙,卻苦了天下百姓,鬥法已經開始,這一招…探底。
那天地山水,將百姓視作籌碼,大雨引起的天災頻發,便看李長笑要如何應對。若救,則耗其靈氣,若不救,王如意該如何看待?她那帝王心又會如何?
這籌備已久的殺局,緩緩鋪開一小角。
大雨急促,似夾雜著山水神明的陣陣譏諷嘲笑,排排大樹俯腰,活似大笑中的老者。王如意罵了一嘴,卻也憂心忡忡。她原以為鬥法,不過你一招我一招,直分生死,而今來看,卻似她天真了。
她攥緊拳頭,汗水與雨水混雜,被天地間,夾雜在風雨中得嘲笑,弄得心煩意亂,浮躁極了,從未覺得雨聲如此聒噪,比那蟬蟲還聒噪千萬倍。
然下一刻,便覺清淨了。那隱約的嘲笑聲,在此刻戛然而止,李長笑手指輕撥,一根無形細絲顫動。
只見那河水平息,滾石落入巨坑,泥石填入溝壑,那道道聲勢浩大的天災,未曾徹底成型,便被扼殺於搖籃之中。
既是鬥法,李長笑怎會沒有準備?他凝鍊夢絲,藏於各處,就等那山山水水尋來,見招拆招。他已夢私藏手段,早便察覺水氣匯聚,將有一場兇悍大雨。
於是神識掃山,提前預料各種天災可能出現之地,並做出應對之策。
笑聲戛然而止,不過僅是片刻後,卻又愈發劇烈,嘲弄之音更甚。
他出手了…
他出手了…
既已出手,便說明此人好對付,心存良善,顧忌愚民生死,可以百姓做籌碼。
這樣的人,遠比冷漠、自私、目的明確的人,要好對付得多。
故這一次試探,根本目的是看李長笑是否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