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青雲哥哥,藍荊安有些不開心,不過想著這一次只是短暫分離,再見到他的時候,自己就可以嫁給他了,心裡還是甜的很。她格外積極的休養身體,同時做好了南下去江陵的準備。
在將軍府的這段日子,她與呂珉和張遜有了更多的接觸。蕭青雲走的時候特意叮囑過呂珉,告訴她藍荊安聰慧過人,小的時候也讀過兵書學過戰略。如果藍荊安要是問起軍中事宜,讓他不必隱瞞,俱都告訴她便好。
呂珉最開始也有所懷疑,雖然知道小司命不同於尋常女子,但還是有所疑慮。他覺得是因為元帥和小司命二人的親密關係,導致蕭青雲對藍荊安有些盲目信任。
直到有一次,他和藍荊安兩個人聊起樊城久攻不下的問題,藍荊安問他是否想過為什麼樊城沒有襄陽城大,又不像襄陽這樣三面俱有護城河保護一面靠漢水、易守難攻,但他們卻總是久攻不下,除了折了乾軍不少人馬,一無所獲。
呂珉無奈的說,守衛樊城計程車兵是不多,可是周圍的大雍囤在牛首、蔡陽、新野等地的兵士加起來卻要比襄陽守備人數多不少,如果他們貿然出擊,很快就會被附近援軍包圍,前後夾擊,必然要吃敗仗。
藍荊安笑了笑,給他細細的分析如何能最大程度利用樊城給予周圍大雍駐軍來以痛擊。樊城周圍的牛首、蔡陽和新野分屬不同的縣,到樊城的距離各不相同,其中最短的牛首不過大半天,蔡陽要三天,而新野最遠,急行軍也要四五天才能趕到。要想打樊城,就不能率先攻城,給予援軍合圍的時間。相反,要把攻城留做最後一項。
一定要趁天色剛暗之際包圍樊城,這樣等樊城守衛醒悟過來,已是夜晚,只要命人在四周插上密密的火把和稻草人,樊城守衛是搞不清實際有多少人圍城的,絕不敢貿然出城迎戰,只會第一時派人向周圍幾個地方去求援。
圍城不比攻城,只需很少的兵力就可以圍困一座像樊城這麼大的城池。其他的人都可以以逸待勞,紮好口袋,等著牛首的援軍第一個趕到。按照正常行軍時間,牛首援軍到達的時候,天色還未大亮,火把依然可以迷惑住駐守樊城的大雍士兵,令他們不敢輕易出城。同時乾軍可以集合大部分力量先滅了牛首援軍,然後再返回去圍城而不被樊城守衛發覺。
至於蔡陽援軍,就只能硬碰硬。好在,大雍於樊城外面的東北方向建了一高塔,平時用來了望襄陽。如果圍了樊城,正好可以攻下高塔,用作射殺蔡陽援軍之用,同時還可以在伏擊牛首援軍之後,仿照這一高塔,在東北再建幾個臨時射塔,必然能將蔡陽援軍阻於樊城野外。
最後,就要在樊城的北面團山鋪設下埋伏,在那裡伏擊從新野過來的援軍。新野的援軍一定認為牛首和蔡陽的援軍已到,正拖著乾軍,肯定想不到會在團山鋪的山谷裡遇到伏擊。加之新野過來的援軍連夜趕路最為辛苦,在遇到伏擊後很可能會慌了手腳,不能很快投入戰鬥。
至此,雖然未攻樊城,但周圍的援軍就應該被消滅的差不多了,到時候再拿下樊城也就不是難事。而且這個計謀最重要的一點是,雖然襄陽的乾軍數量比不上樊城加上援軍的數量,但是單從每一支援軍數量上來講,每一支隊伍的人數都不如襄陽乾軍多。以多對少,以逸待勞,逐個擊破,是消滅樊城附近援軍從而攻破樊城的最好方法。
藍荊安這還不算,還給呂珉支招讓他等著冬日雪過之夜再行此計。一來是因為冬日黑夜更為漫長,更容易保證在天明之前殲滅牛首援軍。二來雪夜的時候,地上白茫茫一片,不用點火把就能認清前路,正好利於在黑暗中包圍樊城,然後再遍點火把,火光會在雪地上反光,看起來更為壯觀,格外顯得人多勢眾。三來,雪地長途行軍要遠累於平日,對於伏擊蔡陽新野的援軍更為有力。
呂珉聽了藍荊安的分析,大喜,看她的眼神都變了。他絕對想不到年紀輕輕的小司命竟然能想出這種主意,幫他解決了一個重大難題。在呂珉眼中,現在的小司命簡直要比沈軍師還要厲害。怪不得她前一段要去了這附近的地形圖,又問了自己附近的軍事情況,原來她日日研究的都是破敵戰術。至此,呂珉對藍荊安算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呂珉也非常欽佩蕭青雲的眼光,覺得他知人善用,舉賢不避親。呂珉從這一次談話後,開始經常和藍荊安探討軍中用兵之道,甚至邀請她參觀了襄陽兵營和水師,並徵詢了她的練兵意見。同時細細的給藍荊安講解了她以前並不熟悉的水軍作戰方式。
藍荊安在將軍府裡的一段日子也從呂珉身上學到了很多行軍打仗的實戰經驗,對她後來的日子起了極大的幫助。她和呂珉互為良師益友,彼此都覺得從對方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這一段時間裡,她和張遜也打成了一片。張遜喜歡下棋,但這將軍府裡基本都是武夫,沒人能和他下的起來。趕巧藍荊安也喜歡下棋,而且水平相當不錯,於是張遜這個老頭子總算是找到了知音,只要藍荊安有空,就請她和自己對弈。下到激動之時,直接稱她為小友。藍荊安也不以為忤,反而喊了張遜作先生。
兩個人在棋桌上一邊廝殺,一邊聊起大雍和乾國的民生國計。張遜對如何治民有著自己的見解。在他眼裡,百姓的主要訴求就是安居樂業,所以與耕作出息相關的條目絕不能對百姓壓榨太狠,要合理巧用稅賦徭役,否則便會是現在大雍的下場。
於民,上位者要立身為則,言而有信。最忌諱政策一日三變,弄得百姓不知何從。而且上位者要親民但不畏民,時常瞭解百姓生活,關懷體貼百姓,同時不懼於用重典懲治破壞民生安定的人。
藍荊安和張遜接觸的越久,越發覺得此人有治國理政之大才。心中暗想,這樣的人才,要是放在太平盛世,封侯拜相都是沒問題的,可惜被這亂世耽誤了。只有等青雲哥哥取了這天下,再重用此人了。
等臘月初八藍荊安的身子基本痊癒,啟程去江陵的時候,呂珉和張遜都已經對她依依不捨,希望她可以在襄陽城再多住些時日。呂珉甚至提出來自己親自送她去江陵,被藍荊安婉拒了。且不提襄陽作為目前荊州的北大門地理位置重要,絕對離不開呂珉這個將軍坐鎮。她自己也想一路遊山玩水,慢慢熟悉荊州各地,有呂珉這個將軍在,她肯定放不開手腳。
喜歡重乾皇后傳請大家收藏:()重乾皇后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