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殿內雖有百來支燃著青色燭火的蠟燭,但是並不亮堂,只因磚石發出瑩瑩微光,方能看清其中事物。
十二根立柱撐起正殿的穹頂,柱上雕刻著瓊樓玉宇與浩瀚流雲,所呈現的應是天上仙宮,樓宇與雲海間有著憑虛禦風的仙人,身姿翩然,手中所持物件各不相同。緒以灼只粗略一看,便見有人持銅錢,有人持龜甲,有人持算籌,有人持蓍草。這些都是凡人用來佔蔔的工具,如今修士中使用它們的正是被稱為祝師的一批人。
正殿的屋頂不似緒以灼在明虛域見過的大多數建築,更像是西式的穹頂,上面雕刻著以北辰為中心的星象圖。雕刻出的星辰,就如同真正觀察到的星象一樣,繞著北辰緩緩旋轉。
穹頂中心的正下方對應著一個祭壇,祭壇的中心則是一個黑石鑄成的高臺。帝襄拾級而上,一手撐在高臺的邊緣,往裡看去,只見淺淺一池清水中,浸著一塊烏木羅盤。
說它是羅盤,只是形狀上有些相似,緒以灼沒有在上面看到指標。稍顯暗沉的金銀二色在上面勾畫滿緒以灼看不懂的符號,那些符號就如同頭頂的星象,在不斷變化著。
緒以灼發現星象的每一次變化,都是隨著羅碟符號的變化一起的。
神女待在祭壇下,並未上前,只仰頭看著星象圖道:“我一人在此時,它幾乎沒有變化。”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帝襄道,“你不再打算做出改變,那你的未來就是七星命盤呈現出來的那樣。”
神女問:“古時星君所鑄的神器,我族萬年來都不曾發覺它竟在天雪閣中,你是如何知曉?”
她按照帝襄的指示往下跳時,都沒有完全相信藏有七星命盤的星規殿就在崖下,甚至做好了命喪斷滅崖的準備。
帝襄面無表情:“因為有隻缺德的鯤鵬把我送出虛無時送到了斷滅崖下,直到登上這座星規殿,才算是死裡逃生。”
“或許是天命如此,”神女露出一個虛弱的笑容,“我族鑽研千年得出伏血易命術,天道便使能剋制它的七星命盤重現天日。”
帝襄站在祭壇上,從高處垂眸俯視她:“伏血易命術既已無用,天雪閣一脈便再也沒有什麼能制約我的。道顰,你這個時候幫我,就不怕我出去後就將你的族人趕盡殺絕。”
“道顰生來便生不由己,連自己的事情都決定不了,哪還有餘力顧及他人呢。”神女撫著自己高聳的腹部,她已經能感覺到來自一個新生命的心跳,“只求帝女能將我的孩子帶走,做一個凡人就好,不要再重蹈我的覆轍。”
“七星命盤可護你後代七世,七代之內,天雪閣無法找到他們。”帝襄道,“改血易命天道不容,被易命者會衰竭而死,我只能掩蓋你孩子的命盤,使天雪閣的祝師無法蔔算到,但也只可庇護七代。如此,算是還了你救淩琅一事。”
道顰不禁淚下:“多謝帝女,這樣便足夠了。”
帝襄嘆道:“你們一脈與天雪閣生死相連,命運相融,不是外人可以幹涉的。想要徹底斷絕,只有你們自己做得到。”
道顰輕聲道:“我又何嘗不知。或許正如你說的,神脈遺族隨著上古神明一起消亡才是自然,取血易命、近親結合都是逆天之行。可我做不到這件事,或許有一日,天雪閣一脈也能有一個能如你一般的人,實現千千萬萬個道顰都無法實現的事吧。”
帝襄定定看著道顰許久。
天雪閣一脈強迫族中留存有最多神明血脈的族人成為所謂“高高在上”的神子神女,與哪怕是血親的族人結合,以誕下儲存神血的孩子,甚至在一些時候要求神子神女獻祭自身,讓族人分得他們神血這一事,帝襄早有知曉。
甚至此番內亂,也是風來一族中的大多數人妄圖效仿天雪閣,特地為帝襄設下的。
昔日親友,今日敵人接連死於自己手下,帝襄說不出心中是喜是悲,她只知自己絕不會為了往昔情誼而任人魚肉,在族人想要效仿天雪閣殺她取血易命那一刻起,他們便不死不休。
她希望道顰能像她一樣,將這些年附著在身上的枷鎖斬斷,讓天雪閣一脈所行惡事斷絕於此代。可是從小在牢籠裡長大的道顰已經沒有心力去做這些了,讓帝襄將自己的孩子帶離天雪閣,已經是她這輩子能做出的最大的抗爭。
帝襄清楚地知道這件事。
她也不會強求事事隨她心意。
“這裡不會有人闖入,我會在這裡待到你生産之日。到時候你願意去哪邊去哪,我會把孩子帶到一個沒有人能認出他的地方。”帝襄道。
道顰默默點頭。
帝襄問:“孩子父親是誰,他知道這件事嗎?”
道顰面色蒼白:“我不知道父親是誰。”
帝襄沉默半晌,又問:“孩子叫什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