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和同伴交談的大叔看到問話的人是一個小姑娘,自然不會升起什麼戒心,很爽快地告訴她:“小姑娘你不是我們流珠城的人吧?採珠日可是我們流珠城最重要的日子之一!”
緒以灼小雞啄米似地點頭:“這一天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聽他們之前的對話,採珠日一年輪到一次,一次連著舉辦五天,今年的採珠日就在四天之後。
緒以灼算了算,驚覺採珠日結束的那天就是她們離開輪回之境的日子。
被問話的大叔撓了撓頭,不確定道:“採珠日就是城裡的居民可以自由去神女祠採珠的日子。平常時候我們只能過去禱告,鮫珠都是要被採珠司的人收走的,也就只有採珠日那一天,每個流珠城的居民都可以帶走一顆鮫珠……我只知道這些,你如果要問我什麼它的起源的話我就不清楚了。”
緒以灼想要知道的就是這個日子是怎麼誕生的,它又因為什麼定在了那三天。
大叔想了半天沒想出來,不由得去求助他的同伴,然而同伴表示愛莫能助。他也只知道採珠日那日裡他們能夠做什麼,而不知道這個日子是因為什麼設下的。
雖然他們自己不知道答案,但他們知道哪裡可以找到相應的記載。其中一位大叔對緒以灼說道:“城裡的書閣存放著歷年的城志,能可以去那裡找找看,應該能找到你想要的資訊。”
緒以灼又問了問,才知道書閣就是類似現實中市圖書館一樣的地方,裡面除了一些普通的藏書外,一本本城志還記載著城裡每年發生的大事,採珠日設立的原因一定也在城志的記載上。
向聊天的幾位客人道了謝後,緒以灼問清通往書閣的路,就朝那個方向走去。書閣離茶館不是很遠,緒以灼找了一會兒也找到了地方。
書閣門可羅雀,畢竟其中所藏書籍大多與修真有關。普通人對這類毫無趣味性可言的書籍不感興趣,而修真者也看不上這些可以隨意借閱的普通典籍。書閣建立在城中頗為繁華的地帶,然而其冷淡程度與兩側商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緒以灼進門的時候,守閣的老人正在打瞌睡,聽到開門的聲音後老人腦袋一點猛地清醒過來,而緒以灼已然往書閣的深處走去。
書閣內部空間開闊,沒有分出一個個房間,放眼望去全是書架。緒以灼發現一些書架邊掛著木牌,估摸著就是這些木牌在給書閣分割槽。
然而走近後她才發現這些木牌上面一個字都沒有,只有淩亂的看不出意義的線條。
緒以灼看了好久,肯定不會有哪一種文字是長這樣的。
她有些茫然,不知道這些木牌掛在這兒究竟能起到什麼作用。緒以灼一時間想不出答案,也就不再去糾結,越過木牌往內部走去。
這裡的書籍和古裝劇裡的書一般無二,書脊上不會印有書名,想要知道這是本什麼書就只能把它從書架上取下來看。緒以灼隨意取下一本,封面沒有題上書名,而翻開後裡面同樣一個字都沒有。
只有和木牌上的線條一模一樣的鬼畫符。
緒以灼愣了好一會兒,皺著眉又接連取下好幾本書,一本本翻開看,從頭翻到尾,除了鬼畫符看不到別的東西。
她甚至開始忍不住懷疑,是不是這裡的書都是這樣的。
可是看街邊那些商鋪的招牌、匾額,文字明明和現實裡的沒有區別啊!
就在緒以灼百思不得其解之際,守閣老人走了過來。他守著書閣,往往好幾天都不能見到一個人。如今好不容易見到一個來看書的人,那個人似乎還遇上了一些麻煩,當下就熱情地過去想要幫忙。
緒以灼把翻開的書給老人看,委婉的詢問這些書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老人看了一眼就答道:“不可能的,我每天都有好好保護這些書,絕對不會有問題!”
他誤會了緒以灼的意思,還以為是在問書的質量,然而實際上緒以灼想問的是書的內容。她只好又問道:“阿公,這本書裡的東西你看得懂嗎?”
守閣老人立時搖了搖頭:“我就是個普通人,這些修仙的東西我可看不懂。”
修仙的東西?
緒以灼低頭懷疑地看了一眼書頁。
難道只有她看上去是鬼畫符嗎?
作者有話要說:
嗚嗚嗚終於補完了。
今天的更新推到零點後,學校還有點事我先去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