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湖邊,一個雪白的身影靜靜的端坐於岸邊,在一大片金黃色樹林的映襯下,那襲白衣猶如從天空中墜落的一朵白雲,清澈的湖水倒影出白衣人那張略顯消瘦氣度豐逸的臉龐,正是在湖邊靜修的聶晨。
閉目靜修了幾個時辰,聶晨突然睜開眼,將目光專注的投向那一灘湖水,感受著周遭濃鬱的天地元氣,聶晨漸漸發現了這些元氣的源頭,正是面前的這一片湖水。
“咚!”
將手伸入湖中,在清涼的湖水將五指包裹住的瞬間,聶晨便是感到股股磅礴的天地元氣從指尖順著經脈沁入了全身,五髒六腑頓時傳來陣陣清爽,同時在這股清涼之中,一道龐大而沛然的力量席捲全身,化作源源不斷的動力推動著丹田之中的元力不斷的攀升著。
“啊~~~~”
聶晨不禁舒爽的出了口氣,立刻感覺身體輕鬆了許多,彷彿體內的瘀傷正隨著這一口氣被排出了。
俯下身子,聶晨用手舀起湖水,“咚咚咚”的喝下,瞬間,就像喝下了世上最純的美酒一般,渾身上下億萬個毛孔猛然張開,在那神奇湖水的刺激下,身上的毛孔開始有黑色的液體排出,那些黑色的液體之中還帶著一層淡淡的紅色。
隨著這些黑紅色液體的排出,聶晨明顯感覺到自己體內的傷開始緩緩的恢複!
要知道,聶晨被蘇錦元將二品的全力一擊打中,所留下的乃是較重的內傷,此傷非一般的靈丹妙藥可以治癒,但是現在著滿滿一湖的清水,確實能夠緩慢的治癒聶晨的傷勢,不可謂不神奇,不可謂不精妙。
“這些湖水乃是由最純淨的元氣液化而成的!”聶晨喃喃自語道。
“似乎還滲入了一道奇妙的力量。”
大口大口的飲下這些奇妙的湖水,滿嘴盡是香甜,身體上無數的毛孔也跟隨著身體的起伏,一張一合的貪婪的開始吸收周圍的元氣,同時將體內的雜質盡數排出。
很快,一層層黏稠的黑色液體被排出體外,而與此同時,聶晨身上的內傷也是逐漸痊癒。他的身體不僅恢複得完好如初,而且還有這旺盛的精力在骨骼和血肉之中流溢。
聶晨展開內視,發現這些被他飲下的液體在經過聖王聚氣訣的凝練之後,竟然直接流向了自己的丹田。
咚!
咚!
咚!
一滴滴湖水攜帶著元氣進入了丹田之中那片碧海,博大精深的海水欣然容納了這些液體,但是它們並沒有比碧綠色的海水同化,而是在碧波之中還保持著湛藍的顏色。
隨後,這些湛藍色的液體似乎發現了什麼,就猶如見到了母親的孩子一般,盡數朝著海上那朵神秘的石蓮彙聚而去?????
緊接著,那朵石蓮彷彿是感受到了它們的存在,竟然開始吸收這些水滴,很快,水滴順著石蓮的經緯緩緩滋潤著石蓮,漸漸的,在石蓮的脈絡之上,開始隱隱有著淡藍色的紋路出現。
“咦!石蓮竟然還能吸收這些湖水?”
聶晨感到有些詫異。自從自己的丹田發生了變化之後,他還是第一次發現自己丹田內的石蓮可以與外界的事物進行融合。
很快,石蓮的每一片蓮葉上面均是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紋路,就彷彿真正的蓮花一般,金黃色的蓮葉,遍佈著湛藍色的紋路。金黃和幽藍的光芒從石蓮上放射出來,映襯著古滄蒼老而勻稱的身軀,讓沉睡之中的古滄顯得更加神秘了。
就在這一刻,聶晨突然發現一股紫色的氣體再度從海面上緩緩溢位,天空中,紫石幻化而出的圓月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那縷縷紫氣便是漸漸凝聚在了一團。
聶晨急忙將這道紫氣朝著古滄的體內彙聚而去,但是這次跟上一次一樣,古滄的身體對於這道紫氣卻是完全的排斥,聶晨無奈的搖了搖頭,將這股紫氣存於丹田之中。
“出去以後要好好問問蘇雲,究竟這鴻蒙紫氣是什麼來歷?”
聶晨顯得有些焦急,在以往想古滄輸送鴻蒙紫氣的時候,他明顯感到古滄的身體對於這道氣體有著一種近乎貪婪的需求,但是為什麼現在卻開始排斥了呢?
此刻的他心中盤踞著太多的問號,或者只有蘇雲能夠給他一些解釋。
隨著神秘湖水的灌注,聶晨很快就發現自己的丹田漸漸已經被注滿了,而原始九品巔峰沖擊元將的壁壘也在這種滿溢的丹田之前變得有些單薄了。但是聶晨並沒有冒失的沖擊元將壁壘,因為他發現沖擊元將級別,除了需要龐大的元力之外,還需要一定的領悟。這是他以前沖擊元者和元師境界時所沒有遇到過的情況。
在聶晨以前的修煉當中,似乎只要元氣積累達到一定的cd便是可以毫無顧忌的沖擊新境界,但是這次有所不同了,就好像一個體弱的少年,突然擁有了一把鋒利的冰刃,但是由於沒有足夠的領悟,所以卻不能夠使用它。如果貿然動手,恐怕會首先傷了自己。
聶晨此刻的感受是完全正確的,一個武者只有在到達了元將境界的邊緣才會出現這樣的感受,因為元將境與之前三個境界乃是質一般的飛躍,並不是單純的靠元力的積累就能夠隨便達到的。
想要晉入元將層次,除了足夠的元力之外,還需要與之相匹配的境界!而這種境界,便是對武道的理解,或者說是對於天地萬物的一種參悟。
這種參悟與造化師對天地法則的參悟乃是一個道理,相通相融,這就是為什麼一個造化師同時也具備成為武者的條件,因為在他參悟天地法則的同時,也對武道的領悟更近了一步。對天地法則的領悟越透徹,武道的境界也就越高。
聶晨不再吸收湖中的液體,而是坐起身,緩緩閉上雙眼,繼續開始對天地法則的參悟。
湖邊風聲翼翼,湖水碧波蕩漾,微風撫在聶晨的臉上,但他卻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彷彿已經與這片天地融為了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