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他起了興趣。我開始瞭解他,試圖理解他對音樂的詮釋。”
“也不知道是怎麼熟絡起來的,我們開始一起上學放學,一起練琴,休息了就一起改編樂曲,躺在沙發上看綜藝。”
“我是學鋼琴的,而他學的是大提琴。”
黃瑩想到了總是對她露出笑容的男生。是那麼的耀眼奪目,是別人眼中的天之驕子,是所有老師都贊不絕口的音樂怪才。
似乎從認識他的那天起,他就從來沒有傷心過,每次見到他,他總是會露出笑容,再遞上一顆糖果。
不對…他是會難過的。
會在自己受傷時皺緊眉頭,會在她被其他男生遞上情書時神情不悅,會在兩人分別時,再也笑不出來。嘴角幾次想要揚起,卻還是牽動幾下,緊緊抿住。
他大自己一歲。
十五歲相遇,那年他十六歲。
十六歲分別,那年他十七歲。
十七歲重逢,那年他十八歲。
那個時候,黃瑩想,他們總會有分別的一天,不過是早了一點罷了。
但黃瑩當時並不明白,為什麼分開後,她會這麼難過,心中像是被挖去了一塊,怎麼也填補不上那個缺口。
直到十七歲那年,在京音重逢,心髒不受控制的悸動,她才明白,為什麼人總是說,時間可以看清一切。
呆在一起時間太久,讓人看不清自己的心。
分開時間太久,那顆悸動的心,不用看,就知道。
“我十六歲的時候,他考上了京音。”
“我一直把他當成我追逐音樂路上的一個指引,所以十七歲那年,我也參加了校考,透過了京音一年一次的內線考核。”
“我們兩個在京音重逢了。”
“但在這期間,我發現,我開始享受音樂了。即便是沒有他,我也把音樂當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同時,他也在我心中不可或缺。他既是我音樂路上的指引標,也是我心中最重要的那個人。”
“發現自己的內心後,我有些逃避,不知道該怎麼面對他。我發現我還是有點分不清,對他是依賴還是什麼。”
“但我很喜歡和他呆在一起。”
“前一陣子,我們之間發生了些事情,正好我接到了戀綜的邀約,所以我揹著家裡人和他,上了戀綜。”
“不過吧,我發現,我對於其他男生,並沒有特殊的感覺。我現在,很清楚自己心裡對於他的感情是什麼。”
“來這個節目,也是想對我們京音進行一個宣傳,對於音樂而言,成功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這是一條必經之路。”
“荊棘過後是曠野。”
黃瑩覺得,能直面自己的心意,是她23歲這年最好的解。
這個戀綜不白上,除卻發現心意,她也交了很多朋友。
至於他的表白,也該有個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