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冉離憂懷疑賀嘉樹簡直是小學生變的,一天到晚只會:“給我看一眼”、“給我吃一口”、“給我玩一下”。
“可以啊,你之後找離憂借吧。”魏佳詠笑著道。
“說起來,這兩個月市中心有一個畫展,你們倆有興趣嗎?”
冉離憂:“……”
為什麼是“你們倆”啊。
就因為賀嘉樹剛好出現在這裡,所以魏佳詠覺得要一起邀請嗎?不是,你們倆很熟嗎?
最後,三人還是約好下週末一起去看畫展,此事告一段落。
接下來的一週,冉離憂的生活重心依然放在學習上。
和之前互換身體的那段時間不一樣,現在的她不用解決亂七八糟的事情,不用煩惱在不同的人面前要要怎樣扮演“賀嘉樹”這一角色,可以專心致志地學習。
但她有時候也會覺得有點不習慣,就像劃傷的地方憑著身體素質癒合後,又以另一種方式撕裂了一樣。剛互穿的那段時間,她每天都不適應,隨著時間流逝才慢慢習慣,互穿結束,她又要花時間重新適應自己的生活。
經由之前的種種,大家對現在這個“冉離憂”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路上和她打招呼的人變多了,以前不熟的人現在也能聊兩句。雖有些不習慣,但也不算是壞事,算是賀嘉樹留下的人緣。
提到賀嘉樹,就不得不提他最近的變化。
此人不僅各種意義上都消停了許多,還對學習産生了興趣,之前找冉離憂歸還筆記的時候,甚至說了一些根本不像是他能說出來的話。
“多謝,我大概知道你們好學生是怎麼學習和做筆記的了。”
賀嘉樹把包著磨砂外殼的活頁本放在她桌子上,連帶著放下一盒堅果曲奇餅幹。
“真的嗎?可你不是才借過去看了半天……”
“哈,我又不是笨蛋,半天足夠了,況且你晚自習的時候也要用筆記吧。”賀嘉樹笑著道。
笨?賀嘉樹確實不笨,他之前就是純粹的……懶。
撇去極少數天才和笨蛋,人和人之間的智商其實差不多,大抵呈正態分佈。而導致成績差異的因素有很多,並不完全取決於智商,有的人學習方法不對,有的人態度不端正,有的人遇到了特殊阻礙……但懶是致命的。
反過來說,一個人只要肯從這一點開始改變,每天都比昨天勤奮一點、認真一點,那麼他肯定會發生從量到質的轉變,首先體現為不易察覺的微小進步,其次再以指數級規模增長,等所有人都注意到時,此人已完成了蛻變。
“那……你能說說看,從我的筆記裡學到了什麼心得嗎?”
冉離憂有些好奇,但願他不是不懂裝懂。
“行。”賀嘉樹爽快答應了,隨即清了清嗓,開始演說。
“不管什麼學科,在掌握了基本的知識點後,形成體系是首要任務。而思維導圖既可以幫助梳理知識點,又可以查缺補漏,複習的時候也是一塊很好的切入點。”
賀嘉樹頓了頓,“這是總體把握,還有分支,如果連最基礎的知識點都不理解,就無從談起體系的構建。筆記的分支由知識點組成,簡單的知識點可以一筆帶過,解析的重心放在難點上。如果還是掌握得不牢固,可以把錯題收集進來。”
“不過,別人的筆記做得再好,終究不是自己的。只有邊思考邊記錄,大腦才會有更深刻的印象。如何,我領悟得到位嗎?”
將想法輸出為語言侃侃而談後,賀嘉樹停下來,認真地看著她,目光裡帶著點不確定與期冀。
冉離憂愣了一會,她還在消化剛剛聽到的內容,與其說是消化,不如說是懷疑。
她一直覺得賀嘉樹的語言能力應該不差,畢竟是隻要來上學就會用各種話術和老師鬥智鬥勇的人,讓她沒想到的是,他談起學習方法的時候竟然也這麼流暢自然。
莫非……高一一整學期年級倒一記錄的擁有者,其實是個隱藏的技巧型學習高手?
難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