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各州縣自己把移好的樹苗,送到目的地去。
而且有相應的獎勵程式,哪個地方送的樹苗多,速度又快,誰就能優先拿到引水風車。
引水風車在春末的時候,已經把各州縣官員的魂都勾走了,現在聽說可以透過送樹苗,直接拿到成品,還有專來的人來安裝,直到引出水為止。
那簡直跟天上掉餡餅一樣,立刻就安排人往自己轄區內的荒山上,按照陸未給的樣子,找相同的樹苗,然後又快速安排車馬,往西運去。
到了此時,眾人也才明白,那個時候李雲平和陸未突然離開興平城,是去了哪裡。
不過都無關緊要了,現在他們已經有了拿到風車的方法,只要按著做不行了。
源源不斷的樹苗運過去,李雲平就組織當地的老百姓開始栽種。
而高軒那臺改良過的引水風車也運了過去。
他們把那口土井再挖深,讓冒出來的水更多一些,然後周邊重新固定了石頭,就把風車架了上去。
這樣很快就有新的水,順著風車流了出來,且這些水都是開放的,附近無論哪裡百姓都可以過來打。
只是要盡量的節約,哪怕是洗過臉,洗過衣服的水,最後也都要倒進樹坑裡去,不能有絲毫浪費。
他們在引水的地方,還看到了之前問路的幾個老人。
那些老人已經行動遲緩,不知費了多少勁才走到這裡,來了就不走了,就坐在井邊上,喝足了,就看著那些流出來的清涼的水發愣,愣著愣著眼裡的淚水就出來了。
第一個跟著飛文去拿糧的男孩兒,現在像一個大人一樣,負責站在井邊,管著每一位來打水的人,以免人多引起爭亂,或者意外發生。
事情以極快的速度往前推進著,一個月後,他們栽下去的樹苗就活了過來,並且長出了新的葉子,只是還很小,還經不起大風。
如果這會兒起了沙塵,估計會全數被折斷都不好說。
然而這已經是他們能想到了最好的辦法,環境的艱苦,註定的有些事情要不斷堅持。
就是算是現代,往大西北種樹,還不是每年種上去很多,折折損損,最後留下來沒幾棵。
可是一年一年下來,積少成多,慢慢地這裡就會變成一片森林。
附近經方三指過的一些州縣也全部收了過來,重新編制,任了新的縣令,帶著當地百姓一起維護著這裡的事情。
當大隊人馬,把樹苗種下,又幫著當地的百姓種了糧食,撤出這塊地方時。
那些本來木然到連糧食也不知道去領的人們,終於主動走出了他們的家門,站在路邊,看著這些人上了馬,沿著來時的黃沙路,往東走去。
他們一直看著,直到最後的衣角也訊息在遠處的天邊,才揉揉有些濕的眼睛回過神來,兩手緊緊捧住跟在自己腳邊,那些孩子們的臉,把眼淚跟他們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