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興平城的路上,一輛馬車“咕咕”地往前走著。
車前頭坐著劉一明,認真趕著馬車,也看著前面的路。
雪已經花了,路上有一些積水,他怕馬走進水窪裡去,再把車也帶出去,那樣以來,車輪上就會粘更多的泥,路也就更難行。
車上沒有像富人那樣,支有棚子,甚至連個能好好坐的位置都沒,只是在上面鋪了一些幹草,草上又放了一床被子。
此時思靜的肚子已經攏了起來,坐在靠前一點的位置,她的女兒坐在坐在她懷裡。
剛出村的時候,小丫頭還充滿著好奇,不停的往外面看,見到什麼都是新鮮的,要指著不停的問。
她現在已經能說一些句子,也不管自己說的快慢,對不對,總之看到的都要問一遍才肯罷休。
幸許是走了一路,問的太多,這會兒也累了,快到興平城時,反而犯起困來,眼睛已經瞌上,又不肯就此睡去,硬著小腦袋,來回轉。
思靜把她的頭扶過來,靠自己的身上,又把被子半折起來,蓋到她躲在去,這才轉頭跟劉一明說:“我們先去王府,把東西送過去再去集市吧。”
劉一明“嗯”了一聲。
這是他們出門的時候就打算好的。
陸未回來的訊息是劉書喜帶回村的,那個時候思靜和他就想進城來看看,可是路遠又有雪,他們要是來了,必定還得帶著女兒。
大人吃點苦不要緊,小孩子可能就會受不了。
他不忍女兒受那樣的凍,所以就一直等著,要等到春暖花開,等到路都通了,再來城裡。
然而沒過多久,又聽說雲平王府辦了婚事。
當然這也是劉書喜說的,他做了劉村的裡長,雖然年齡不大,但辦事卻很利落,還是很深得民心。
他過年期間來了一次,回去就讓村裡人把要出售的農糧,和吃不著的果幹野菜備好,說是過了初五就可以去城裡賣了。
果然正月的前半月,整個劉村有半數的人都來了一趟城裡。
劉一明又一次想來,第一是看看陸未他們,再者也想把家裡吃不著的東西拿來買了,換一些銀錢。
這樣開春以後就可以給思靜和女兒做一身新衣服。
可惜劉婆婆又突然生病了,雖不嚴重,卻也離不開人,他們一家計劃了好幾日,最後又沒來成。
一拖再拖就拖到了這個時候。
劉一明想,也不知道這會兒陸未在做什麼,聽劉書喜說,她也有了一個兒子,不知長的什麼樣子?
他回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女兒,反正這個小丫頭在他眼裡就是最好看的,可惜生錯了人家。
劉一明混到現在,在村裡也不算富裕,日子只能算勉強能過得去。
人覺得思靜和女兒跟著他都受了委屈,如果當時思靜嫁的不是他,而是別人,那憑著雲平王府的實力,一定能給她找個很不錯的婆家。
同樣的,這個小丫頭也就不必坐在這個漏風的車裡,受這等罪。
這真是一個悲傷的念頭,無論何時,劉一明只要想起來,就會覺得抬不起頭來,而且心情也跟著變的很糟。
可是他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盡可能的想辦法把自己過的好一點,除了透過自己的雙手,不斷在地裡刨食,還開了很多荒地,種了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