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出王府的時候,李元就已經吩咐了隨行的太監,把宮裡上好的燕窩,送到雲平王府來。
他知道這裡什麼也不缺,可吃的東西,産,總算是消耗的,或許李雲平也有用到的時候。
他也實在不知道送他們什麼好,自己能想到的,李雲平都能想到了。
有些是他們不需要,有些又是他拒絕不要。
搞到現在,李元都覺得心裡好像憋著什麼似的,總歸是欠著李雲平一些什麼似的。
宛童兵將已經在王府門口等了。
他臨時接到命令,派人到雲平王府來,還以為是李雲平出什麼事了,連半秒也不敢耽擱,帶了人飛速趕過來。
此時看到皇上從裡面出來,王爺連送都沒送,心裡就更忐忑了。
但是他很清楚,這種事還是不要問皇上的好,為了避免大家多心,也為了以後做事幹淨,宛童什麼話也沒說。
甚至眼神都只是在王府門口掃了一下,就全心護送著李元去郊外。
但是在出發之前,他留了一個親隨,進了王府。
宛童他們還沒到郊外,那個親隨就已經回來了,簡單跟他說了王府安好,就歸了隊。
宛童也鬆了一口氣,把雜念放下。
一大隊人馬,前呼後擁,又是全副武裝計程車兵,普通老百姓看到這陣仗都遠遠地躲開去,哪還敢靠近了看,更不敢去打聽發生了什麼事?
郊外的田地裡,去了昨日的青色和灰白,成了灰撲撲的一片。
那些鄉紳地主,雖然把事情報給了自家的主子,但是手裡的活計卻也沒閑下來,還是把草木灰都撒了上去。
現在整片整片的田地裡,都飄著草灰的味道,聞起來是沒有青草禾苗那麼清新,可靠近一看,就發現上面爬著的蟲子,竟然少了許多,已經把稻杆露了出來。
李元站在昨日陸未他們站過的位置,看著地裡的稻田嘀咕:“這還真是神奇,一些草木灰就能把蟲子治住?”
宛童隨行身邊,只是看著,沒有說話。
這種方法,陸未早就用過了。
還是在劉莊的時候,當然那個時候不是用在莊稼上,而是用在他們種的菜上。
但是陸未一直叫他們把草木灰存起來,說這東西有很大的用處,不要隨便亂丟。
用她的話說,大自然有其規律,食物鏈也有其迴圈,有東西出來了,定然有東西可以克住他,只是看人們是否找而已。
莊稼地裡東西,還要靠莊稼地裡東西去治。
下了草肥,澆了水,禾苗長大了,結果了,農人把糧食收回倉,那稭杆可以拿來煮飯,燒過的灰則可以再還田。
既能驅蟲,也能當肥料用,如此迴圈是最自然,又好的方法。
當時因為沒有大面積的用,而且陸未的說詞裡加了很多現代的用語,所以宛童沒聽太懂。
但是有一樣他是懂的,聽王妃的話做事就可以了。
直到今日,他站在這地頭上,看著那灰濛濛一片的稻田,才真切地感受到,當時陸未說那些話的意義。
看上去只是一把草灰而已,甚至很多農人都不會在意,燒過以後就丟棄了,可也正是這些草灰,挽救了無數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