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茜學習好,她不知道好到哪種程度,只知道茜茜戀家,不想跑太遠讀書,才選了在省城的學校。
岑家人出生就比別人站得高,家世好,有天賦又努力,很難不優秀。
看不上縣城出身的公公,太正常不過了。
幾年接觸下來,能感覺他們並沒有非常明顯排擠小妹一家人,只是不把他們放在眼裡。
無形的刀,刀刀割肉。
沒見到他們之前,她以為他們尖酸刻薄,也沒有嘛,和他們相處只是有點累,沒什麼的。
誇過茜茜,話題來到沈立秋身上,沈立秋正聽茜茜低調說自己在學校的事情,且還想聽下去,沒想到話題來到自己身上,只好和外公外婆聊起食堂。
外公說了些生意場上的事情,沈立秋認真聽著,點頭附和,很是認同,外公說得她都懂,也挺認同的。
她可不敢在外公外婆面前說自己那點生意經,這不是班門弄斧嗎?
她還是乖乖聽著比較好,不要發表任何見解。
聽外公外婆說話的時候,沈立秋心裡在想東哥怎麼還不回來,過去那麼久,是把肉倒進盤子,又重新裝飯盒了吧。
太慢了。
楊成業楊東父子兩人跟在大舅一家後面進來,進來後,楊東坐在沈立秋身邊,楊成業坐在岑彩身邊。
堂屋裡最不缺椅凳,尤其今天吃年夜飯,四個兒女帶著他們的兒女過來都能坐下。
人多起來,有大家長在,小輩們還是沒辦法開小差,岑珺往年都是熱鬧氣氛的存在,今年因為孔永義在,她收斂許多。
大概是不想孔永義太尷尬,照顧他的情緒。
大舅家來了,外公外婆開始說大舅,兩個兒子,一個從政,一個從商,都沒法讓他們省心,見面次數不是很多,見到總要說幾句。
沈立秋和楊東不能說悄悄話,還是會開小差,偶爾碰個手,碰個腿的,小動作不明顯,也沒引人注意。
孔永義在外公外婆家吃過午飯,年夜飯不在外公外婆家吃,接近五點了,岑珺說起他要回家的事情,外公外婆讓他路上注意安全。
岑珺送孔永義離開,她也在外面磨蹭了許久,回來的時候跟在二姨一家身後。
沈立秋能明白表妹在外面許久的原因,肯定和物件膩歪,至於東哥和公公,難道還是怕外公外婆,不敢進來?
三舅媽真如她說的,五點半帶著丈夫兒女趕過來,趕過來就誇起食堂包間,說多好多好的:“爸,媽,等天氣暖和,地上不結冰,帶你們去吃飯,你們愛吃什麼給你們點什麼。”
她似乎熱了,下意識想脫外套,被岑仁暉攔住,天冷,脫件外套很容易凍生病。
“都快當奶奶外婆的人了,還不穩重。”沒有孫女婿在,外婆可以沒有任何顧忌說這個兒媳婦了。
說起奶奶外婆,嚴松梅渾不在意:“媽,還早得很,老大老二都沒結婚,等結婚了,懷孕生小孩也得近一年時間,沒兩年當不了,就算有孫輩了,我在小孩子面前也這樣,沒必要遮掩本性。”
說起小孩,沈立秋可不敢吱聲,她和東哥結婚多少年了,孩子還沒影呢,外公外婆沒有曾孫,鑒於孫輩好幾個已經開始談婚論嫁,曾孫也不會遠了。
沈立秋楊東不當第一個,也不當最後一個,在沒孩子之前,有關孩子的話題,盡量裝不存在。
人都到齊了,岑珺和表嫂沈立秋一個想法,不想太早要孩子,不會讓媽媽很快當上外婆。
不想聊只能轉移話題,又回到食堂上。
說起食堂,兒媳婦沒完沒了,見時間差不多了,外公外婆讓她打住,先吃年夜飯,吃完再說。
...
從外公外婆家出來已經七點十分,外公外婆和往年差不多,吃完晚飯沒多久就讓小輩們自己出去玩,今年稍微不同,外面太冷,叫他們別玩太久,早點回家睡覺。
“東哥,下午和爸待在外面待那麼久,是不想太早進來和外公外婆說話?”沈立秋騎車,問著身邊同樣在騎車的楊東。
楊東回答她的問題:“爸覺得沒他在,你們能聊得更盡興,於是晚點進來,我陪著爸。”
他遷就立秋的速度,騎得很慢。
“爸還是沒完全解開心結……你少拿爸當藉口,你也不想進來。”
楊東不否認:“對,我不是很想進來,立秋,我們都出來了,不用想老宅的事情,注意力放在食堂上。”
沈立秋:“行吧,除夕夜就讓我注意力放在食堂上,我已經看透你了。”
楊東:“是我不會說話,除夕夜應該對你說吉利話,祝立秋年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祝立秋的生意蒸蒸日上。”
沈立秋也回她幾句吉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