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人都挺均衡,有菜有肉有水果。
問過食堂工作人員,飯碗能不能裝水果和糕點,食堂工作人員說行的,他們就用碗來裝水果和糕點了,不想跑上跑下。
孔永英完全不介意媽媽說他:“媽,這個量也不算特別大,我沒問人要兩個餐盤呢,真好吃,惦記這口惦記半個月,是我記憶裡的味道,如果能吃上魚粉我今天就圓滿了。”
今天不做湯粉湯面,鮮肉餛飩也不做。
孔爸:“有這麼多吃的還不知足?”
“而且還是免費的,不要錢,份子錢都不讓我們給,吃完走了還能送小禮袋,遇到這樣的美事,做夢都要笑醒,你別抱怨了。”
孔家不缺錢,只是沈立秋的喬遷宴非常博好感。
“我都忘記我們沒給過錢了,老闆真是人美心善。”孔永英不介意爸媽聯合說他,誇起老闆來了。
本來吃得挺開心的孔永英,見岑珺來找孔永義,沒那麼開心了,他也想談物件。
岑珺過來,先甜甜問候了孔爸孔媽孔永英,問候完他們才和孔永義說話。
“需要我陪你吃飯嗎?”孔永義問岑珺,完全不把爸媽和哥哥放在眼裡了。
岑珺端著餐盤搖頭:“不用,我要進去裡面,爺奶外公外婆,大伯二姑小姑姑和他們的家人全會去裡面吃飯,看到你和叔叔阿姨,想過來打聲招呼……我爺爺奶奶他們來了,我先過去了。”
嚴松梅的姐妹朋友們不用進包間吃飯,嚴松梅是要進去的,晚上算是一大家的聚餐。
包間規格限制,沈立秋將四位老人分別安排在兩個包間裡,孫輩的都去陪珺珺的外公外婆,至於自己和楊東的外公外婆,由外公外婆的兒女們陪著。
包間分配好了,外公外婆四個兒女,加上各自的丈夫妻子,包間裡已經有十個人在,沈立秋和楊東沒硬擠在裡面。
包間桌上有幾個冷盤,沈立秋讓在二樓的員工幫忙往兩個包間搬一盆甜湯和一盆米飯,盆不是非常大,裝了十人的量,飯鏟和湯勺都在,給大家又發了兩個碗和一個小勺後,帶著東哥走人。
珺珺外公外婆加上小輩已經超過十個人,添兩把椅子完全能坐下,只是沒沈立秋和楊東的位置,他們端著自己的餐盤,在二樓吃飯區域找了位置坐下。
“沒想到外公外婆還記得問爸媽。”楊東這裡說的爸媽不是親爸親媽,是岳父岳母。
沈立秋也想叫自己的爸媽來,奈何太忙沒空招待他們,只能事先讓東哥往家裡寄零嘴、水果和土特産,糖果沒寄,怕寄太多吃不完。
除了這些,還有封信,信上簡單說東西是食堂的喬遷禮,她心裡想念著他們,把屬於自己的喬遷禮寄回家了。
外公外婆問起沈立秋爸媽,沈立秋大概知道原因:“珺珺未來公婆都來了,身為老闆,我的親爸親媽沒來,外公外婆關心幾句也很正常。”
她跟外公外婆說自己爸媽太忙,她也太忙了,他們過來她不好做安排,已經提前把禮品寄回家去。
孔家爸媽在二樓,她已經看見了,所以說起他們,她聲音特小,生怕被聽見。
“爸媽沒來真是太可惜了,今天多熱鬧。”
“也沒什麼可惜的,都是食堂能吃到食物,他們以後再來省城玩就能吃到,同樣不用花錢。”對爸媽來說區別不大。
楊東想想是這麼個道理:“我剛才看見老師了,幸好老師在吃飯。”
老師在吃飯,他們陪著四位老人,都不方便。
五個老師帶著各自的家人來了,坐的位置還比較靠近,他一眼就看到他們所有人。
沈立秋:“我跟外公外婆說話的時候也看見老師了,我就說晚點來比較好,不用和老師打招呼。”
“唯一不好的是隻能上二樓吃飯,我覺得坐在一樓吃飯最滿足,周圍全是吃的,突然想吃什麼,自己去拿就好。”楊東不愛吃零嘴,飯愛吃的,飯量也不小。
沈立秋:“你想到樓下吃就去樓下吃,我不想和老師碰面,我不陪你,你在樓下吃完再上來。”
當初東哥要請老師她是反對的,老師們是很辛苦,很值得尊敬,不妨礙學生怕見到老師。
楊東想想放棄了:“吃完飯再下去吧,我想下樓拿點心到二樓吃。”
“行啊,聽你的,只要不在樓下逗留太久,我們就不會有機會正面撞見老師。”
他們兩人聊著老師,孔家在聊飯盒打包什麼東西。
“我同意四個飯盒全打肉菜回家。”吃得差不多的孔永英已經在想打包回家的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