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日下午,沈立秋果然不想去理發,躺在床上不願意動,說是要睡午覺,天氣涼快下來了,不用著急剪頭發。
楊東知道她又給偷懶找藉口:“我理發的時候你陪我去,輪到自己怎麼就不想去了?”
沈立秋很久沒去外面理過頭發,仗著頭發長讓楊東隨便剪,輪到楊東,本身是短發,剪毀只能搞成光頭,沈立秋覺得他長得再好看,光頭都只能扣分,所以從不親自動手幫他剪頭發,讓他去外面剪,她陪在邊上。
沈立秋:“不一樣,你的事情我對人不對事,無論你想做什麼,我都願意陪你,換成我自己,我覺得沒必要就不想去做了。”
“你把你的事情當成我的事情行嗎?”仔細想想是這樣,除了食堂的事情,立秋很怕麻煩,他有要求的話,她總會陪在他身邊。
或許開始很不情願,也把不情願表現在臉上,但最後總是自己說服自己陪著他。
讀職工學校是,秋遊也是,就算沒有她送的要求機會,他要求的事情,她總會答應。
表面上他對立秋有求必應,立秋何嘗不是對他有求必應?
所以即使立秋有再多缺點,他還是很愛她。
見她沒反應,不想回他的話,他又繼續:“今天晚上不是又要洗頭發了,趁著現在洗個頭發,晚上就省事了。”
他們都是自己在家洗完頭發去理發。
沈立秋:“頭發理完不幹淨,晚上還是要再洗一遍,下午回來也不能躺回床上了。”
楊東講頭發剪短的好處:“晚上不需要洗發膏,以後洗頭發更方便,麻花辮綁起來也方便了。”
“麻花辮不是你幫我綁嘛……行吧,你幫我洗頭,我不想自己動手洗頭發了。”沈立秋早上都是隨便拿個發圈將長發紮起來洗漱,洗漱完麻花辮或者盤頭發都是她家東哥來,紮麻花辮方便也只是對他來說方便了。
她不想磨蹭,以後再也不嘴欠說打薄的事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熱也不說,讓他剪短就行。
她願意出門是好事,楊東攬下洗頭的事情:“熱水燒好了,我們現在去洗頭發。”
今天如此執著是因為燒好熱水,熱水不能白燒了。
“好的,我下床了。”
出發的時候,沈立秋還拿著自家毛巾包著不斷掉水的發尾,也是巧了,去個理發店還能碰見熟人。
他們去理發的地方不是街邊小巷的流動攤子,師傅有自己的店面,提供洗頭服務,自己在家洗了頭發過來的客人能便宜幾分錢。
他們進來的時候有個客人在洗頭發,沈立秋楊東很快認出低下頭由師傅洗頭的人是誰。
是孔永英。
閉眼由師傅洗頭發的孔永英只感覺到別的客人過來,不知道是誰,並沒有沒出聲。
這家店師傅理發技術不錯,又有自家的店面,價格會比街邊的貴,但是很多條件還行的人家會到這裡來剪發,每次過來至少兩個師傅在店裡。
另外一個空閑下來的師傅問他們要把頭發剪成什麼樣,楊東幫沈立秋回答,打薄剪短,也不用剪很多,比劃大概長度給師傅看。
“楊哥,是你啊,你也來剪頭發?我記得你前不久才剪過一次。”孔永英很快認出楊東的聲音,還不知道今天是沈立秋剪頭發。
沈立秋坐在椅子上,師傅給她圍好理發布,想想待會兒也要見面,不如她先開口:“是我要剪頭發,他陪著我,他不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