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立秋已經是大人,不用連吃糖這種小事都管。
立秋的自制力他實在不敢再信,不管她的話,一盤糖放在辦公桌上,她能吃一天不停嘴。
他只是不在家一週,家裡就有那麼多頭發,她的睡眠時間也混亂了,這樣的自制力,誰能信她?
...
楊東假期結束回單位上班,沈立秋過了兩天淩晨兩三點醒來的日子,總算將作息調正常。
糖果廠領導再來的時候,拿了一大包水果糖,水果糖是送食堂的,他們答應租攤位的事情。
沈立秋並不意外,禮尚往來,送了糖果廠五十張一葷一素飯票。
糖果廠的人走了,她親自抱著一大包水果糖送員工。
每個員工抓兩把,所有員工都送完了,還剩下半包。
半包依舊很多,她分了兩斤糖放在收銀位置,叫小趙小姜送給今天的客人。
小姜不在,她的糖由小趙保管,送每個客人兩顆糖,送完為止的事情,也由小趙在換班的時候轉達。
小趙在食堂待了一段時間,早就習慣領匯出手闊綽的事情。
兩斤糖說送就送,不愧是她們領導。
“以後每天都有糖送嗎?”
晚飯待在崗位上的小姜回答客人:“不是的,今天比較特殊,我們食堂和糖果廠合作,以後食堂大門旁會設一個糖果攤子,糖果廠送食堂一包糖,領導做主把糖送給今天來吃飯的客人,送完為止,糖已經見底了。”
小趙告訴小姜,和糖果廠的合作能透露給客人,領導說是給糖果攤子提前宣傳一波。
客人也是稀奇,賣糖都賣到食堂門口了。
小姜:“合作也是好事,糖果廠直賣的糖比百貨大樓便宜,家裡有喜事的話,最適合在他們這裡買,量多又便宜,我家親戚有喜事,我讓他們以後都在食堂外邊的糖果攤子買。”
今天一天都在幫糖果廠做宣傳,效果還成,有幾個客人問什麼時候能開始擺攤子。
不能確定具體日子,還要些時間。
食堂已經聯系過金滿河,金滿河說沒問題,給食堂建攤位是好差事,很多工人搶著去。
誰叫不光有錢,還包飯。
派誰去要看金滿河,他們手頭有工程,有些比較閑的能派去,忙的就不能去了。
糖果廠沒那麼急,沈立秋也不急,叫他們安排好了再說。
“嘴裡含著糖?”楊東下班,端著晚飯來辦公室,注意到沈立秋的嘴。
明顯含糖了。
“我今天只吃了三顆糖,東哥放心吧,我還是更喜歡牛軋糖這種能咬碎的,水果糖太硬了,不敢咬。”
看她表情,楊東知道她說的是真話:“那種能輕易咬碎的糖比水果糖更可怕。”
“遵命,我以後一定少吃。”
作者有話說:
按時間線,市場經濟主要在九十年代實行,這會兒還是計劃經濟為主。
八十年代計劃經濟、市場經濟均存在,我所有的架空八十年代文,都把市場經濟時間線提前了,小天使們別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