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蹬鼻子上臉,就不該給你臺階下。”
“有話好好說,別咬臉,明天我還要上班呢。”
夫妻兩人已經把親戚們拋到腦後,專心鬥嘴。
...
中秋過後,日子恢複平靜,食堂工作也回到原先的節奏。
小趙和小姜輪班,中秋後小趙就正式到了食堂的收銀位置。
小姜開業之後沒放過一天假,有小趙接班後,她有了兩天的休息時間。
兩天的休息時間,小姜早上沒爬起來,中午爬起來到食堂打飯。
除了沈立秋,真沒人覺得小姜來打飯很奇怪。
食堂員工每天兩塊錢餐補,放假的日子沒餐補,如果之前的餐補沒用完,放假能來食堂打飯菜。
別人精打細算,每天想著吃飽又能剩下幾毛錢一塊錢,小姜每天精打細算,如何剛好吃夠兩塊錢。
她的休息日自然沒有多餘的餐補,員工要花自己的錢買飯菜,有個內部員工八折價。
平時不帶飯,休息日就算花錢也要來食堂買飯菜帶回家,內部員工價一定要用,不用太可惜了!
沈立秋正好在收銀的位置,看見小姜出現在食堂,說了她一句:“就不該給你放兩天假,一天夠了。”
小趙之前收中秋攤子的錢,也上班一陣時間了,等小姜兩天休息結束,換她休息一天。
正常休息日都只放一天,小姜比較特殊,上班到昨天沒休息過,給她一口氣放兩天。
“領導,您說的哪裡話,我就是來打個飯菜,民以食為天!食堂飯菜這麼好吃,我一天不吃渾身難受!”
“少貧嘴,我先回辦公室了。”
領導離開,小姜結賬回家,大中午回家的體驗真新奇。
楊東還沒來,沈立秋回辦公室遇到去吃飯的會計,告訴她下午三點她會去會計辦公室,看看大家第一個月的工資,工資條準備好,所有人都沒問題,她簽字,到發工資的日子,按時把工資發下去。
快到發工資的日子,該給大家發工資了。
食堂面積不算大,員工快到三十人,算工資不是件輕松的事情,工資是九月工資,如今到十月,會計早就核算好了工資,領導說起,她自然應好。
楊東過來,沈立秋才開始吃飯。
吃飯的時候說起工資的事情:“東哥,我要發工資了,發到工資獎勵你十塊錢。”
她身為領導,也意思意思,弄了個工資數。
實際上掙到的不止工資數,剩下的錢要還外公外婆,要填在食堂上頭。
食堂暫時不考慮做大,短期目標是做穩,在穩定之前,她只能領個工資數了。
全食堂她工資最高,接著她下面的是四個師傅。
“才十塊錢嗎?”
“十塊錢不夠多?我晚上回家去摸你的小金庫,看你有多少錢。”
楊東:“你摸吧,我還想你摸。”
她實在太不關心他的錢包,妻子關心丈夫的錢包也是關心丈夫的一種表現。
“噢,原來東哥很想我摸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