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說的事情,婆婆昨天就完成,沈立秋看著三張畫,一點意見都沒有,直說非常好看。
沒說出來的是,婆婆畫的畫,比她看的小人書精緻太多了。
三張畫顏色完全不同,就算當月餅包裝也不容易搞混。
岑彩:“我還帶了畫具,想著哪有問題當場改……立秋到時候記得叫人印上口味,別把口味搞混了,媽可以再畫幾張。”
“媽,三張夠了,您不用再費心,剛好月餅材料已經準備齊全,今天要試做,烤好後媽一起嘗嘗。”沈立秋當領導後,在某些事情上就不喜歡拖延了。
開業第一天想到賣月餅,第三天已經準備好材料。
岑彩喜歡嘗味道這個活:“我來得湊巧,還能嘗月餅。”
“今天客人多,師傅們沒辦法做得太精細,嘗個味道,哪裡不好,媽放心提意見,難吃就直說。”她要在七天內把月餅定下來。
楊東安靜吃著早飯,聽媽和立秋的對話,立秋的言論他不是十分贊同:“立秋,月餅口味多樣,我們覺得難吃的,別人不一定會覺得難吃,或許正好有喜歡這個味道的人。”
沈立秋吃了口包子才回話:“我和媽都在,我們兩個覺得好吃的肯定好吃,我們一個人覺得難吃的,就是難吃,不能賣,我想要賣的是大部分人都贊同喜歡的口味。”
小部分特殊口味的,喜歡也不一定會買。
她要的是大眾口味。
岑彩認同兒媳婦的想法:“立秋說的對,東東,做月餅的師傅都是有本事的師傅,真要被說難吃,絕對是難吃,我和立秋最多說太甜太膩之類,不會把難吃說出口。”
楊東沒再反駁:“真好,我要去上班,都沒機會留下來試吃月餅,立秋,你給我留一個油皮月餅,我想中午嘗嘗味。”
“行啊,給東哥留一個。”
因為媽在,楊東吃完早飯沒磨蹭,直接走人了,沈立秋留婆婆在辦公室休息,她在邊上工作。
她的工作不多,主要是點錢,昨天,也就是八折第二天,收入已經過三百塊錢,想來今天也是兩三百塊錢,明天八折活動結束,起碼減少三分之一。
掉二分之一就離譜了。
岑彩帶了畫具過來,沒影響兒媳婦工作,在邊上安靜畫畫。
九點半的時候,有人來敲門,說月餅已經烤好幾個,讓領導過去嘗嘗。
沈立秋帶著婆婆一起嘗月餅。
酥皮月餅和油皮月餅都有,酥皮吃的時候需要非常小心,不注意就會有很多皮掉到衣服上。
沈立秋沒馬上點評,讓婆婆先說:“媽,你吃了什麼感覺?”
“我覺得油皮月餅還行,就是有點硬?”岑彩說不出重話,連說月餅有點硬都是用了不確定的疑問語氣。
沈立秋點頭,婆婆還只嘗了油皮月餅,她油皮酥皮都吃了:“油皮月餅又幹又硬,媽慢慢吃還好點,我一口吃下去覺得完全不行,烤過頭,油少了,酥皮月餅也差不多,幹硬,油皮的皮在口感上下了心思,酥皮的沒下心思,太淡了,不香。”
試做的月餅個頭不大,岑彩吃完一個油皮月餅,去試吃酥皮的,仍是仔細品嘗味道:“酥皮慢慢吃有香味,烤出來的食物,烤焦都能有香味,酥皮月餅香味是不太明顯。”
兩個主食師傅聽了沒生氣,說明天會繼續改良月餅方子。
月餅吃過了,婆媳兩人回到辦公室,岑彩想到剛才嘗月餅的經歷:“立秋,媽明天再來嘗嘗月餅行嗎?”
她覺得挺有意思的。
“行啊,媽你想來就來,不需要顧慮……媽,這是你畫的月餅?”
“早上沒事情畫了幾個,立秋不要笑話媽。”
“月餅很好看,不笑話媽,媽,我能選幾個去定做月餅模子嗎?怪好看的。”沈立秋剛回位置,無意看到婆婆畫的月餅圖案,一眼就喜歡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