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好說,你們瞧瞧,多少人為了八折來的。”外公注意到來的人都要問問食堂員工八折是不是真的。
一說真的,有些人誇張地帶了盆過來,買了不少包子饅頭走。
普通人家自然不可能買一盆包子饅頭,不少看著像哪裡有人幹活,給幹活的人買早飯。
楊成業:“我看這價格,八折賺得不多,但也不會虧本,味道都很不錯,想來能留住部分客人。”
“能有固定客人就挺好了,我挺願意成為固定客人。”岑彩對早點味道十分滿意。
外婆:“你成為固定客人有什麼用,立秋又不可能收你這個婆婆的飯錢。”
岑彩:“也不是不能給,我給了立秋不會要,沒辦法……午飯和晚飯我都要留下來吃,看看有什麼好吃的。”
...
開門兩個小時內生意還好,沒太忙碌,兩個小時後,不斷有蒸籠從廚房搬到食堂,從食堂搬到廚房。
從食堂搬到廚房自然是賣空的,原定的量已經超出計劃,不得不提前用掉明天的量。
後廚兩個師傅也就吃早飯的時候休息了一個小時,這會兒正不停地包包子,花捲就讓幫廚去做了。
除了各種包子,最受歡迎的就是花捲。
沈立秋讓有空的雜工都去幫忙,和採購商量起購買食材的事情。
不買不行,早上的消耗速度太快,原先考慮不周,沒想到工廠、單位、工地的單子,他們人多,有些老闆大方,買的就更多了。
也不算考慮不周,在縣城食堂待著的時候接觸過不少單位工廠和食堂的合作單子,她以為她開業初期只有普通居民過來,等名氣打出去才能有單位合作。
看來今早早有客人把她食堂打折的訊息傳出去了。
一盆一盆買,不知道的以為從她們家食堂買來包子花捲,轉手賣出去。
她不介意轉手賣出去,只要賣出去的多,八折依舊有賺頭。
楊東也跟著幫忙,幫忙搬蒸籠。
“涼拌菜原價六毛錢一斤,中午是不是賣四毛八一斤?”有客人吃了早飯,問食堂員工。
食堂員工很好認,戴著好味食堂字樣的帽子。
“涼拌菜有的,食堂早飯賣到十點,中間十點到十一點關門,十一點開門做午飯生意,如果想買的話要早點來,賣完就要等晚上了。”
客人問:“中午晚上都有賣?”
“是的,中午晚上都有,我們領導剛才說了,涼拌菜中午和晚上賣完就不賣了,涼拌菜分量多,應該不會買不到,買不到還有其它好吃的,就是八折只有三天,盡量這三天來吃,以後沒這樣的便宜了。”
客人聽完,說十一點過來,到時候多買點涼拌菜,已經好久沒吃到,一直惦記著這口。
不得不說美味加上八折,對客人的誘惑力非常大,很多人都覺得一天三頓吃才算佔到便宜。
等到九點鐘,做菜的鄒師傅和謝師傅來上班,見到後廚的景象,很是意外,本以為第一天早上會非常冷清。
幫手都在幫忙做早點,人不夠,只能鄒師傅和謝師傅兩人簡單吃個早飯,開始準備午飯。
到了十點,食堂不再招待新來的客人,把休息中的牌子掛在門上,食堂的門不再大開。
休息不是真休息,是在做早飯和午飯的過渡。
小姜抓緊時間算早飯的收入,領導說了,要算一天的總收入,也要算三餐分別收入多少,給她忙得不行。
“算幾遍了?”沈立秋來到收銀櫃前問小姜。
小姜:“領導,我剛算好第一遍,分角太多了,準備算第二遍。”
“已經十點四十,午飯開始擺上來,你先吃飯,可以邊吃飯邊點,先熬三天,三天後就閑下來了,到時候還忙,再招一個和你換班。”沈立秋能出現在收銀櫃前面,除了詢問小姜的工作,還有公婆幾人出去逛沒回來的原因。
他們吃完早飯在食堂逛了一圈就說出去走走,等吃午飯再過來。
婆婆問晚飯和午飯是一樣的嗎?
她回答差不多,午飯比晚飯豐盛些,婆婆說中午在食堂吃過午飯,打點飯菜回家當晚飯,晚上就不繼續待著了,外公外婆走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