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吃完晚飯離開,楊東沈立秋無言收拾起碗筷廚餘,收拾幹淨後坐到飯桌前。
沈立秋未來的小飯館之路還沒開始走,又給她來了條岔路。
即使兩條岔路都是通往小飯館,但是差別很大。
沈立秋很明白這個事情決定權在她手上,把自己的想法告訴楊東:“東哥,我這個人很怕麻煩,搬家對我來說就是個大麻煩,我現在明白了,爸早就有想法調去省城,一直拖到現在才和我們說……遠離親爸媽對我來說還好,有從小陪我一起長大的東哥在,遠走他鄉都不是事……真的好麻煩啊,想想就累,還要坐車去省城……我沒說我不願意去。”
她已經明白過來公公為什麼不給東哥買房了。
給孩子買房不是父母天經地義的事情,可他們家有錢,在縣城給兒子買套房子絕對不是事,他們準備的彩禮家電合起來就夠買套房子了。
楊東:“立秋想去又不想去?”
“差不多這個意思,搬家真的好麻煩,如果省城和縣城是鄰居,我也不用太煩惱了。”
“搬家的事我來負責就好,立秋,跟著你,我去哪都成。”楊東內心更願意待在縣城,也不想花費時間做些麻煩事情。
不是和沈立秋處久了,被帶得憊懶起來,是住到省城的確非常麻煩。
他們家隔幾年過年去趟省城都少不了來回折騰,還是沒帶什麼行李的情況下。
家裡現在的傢俱家電要不要?
他不捨得送人。
上班工作前爸媽定期給他和妹妹零用,上班後除了結婚就不用爸媽的錢,深知賺錢不易,立秋說過他是她的後盾,他必須會過日子。
沈立秋:“去省城我有正當理由辭職,都不用勸我留下來……我再想想,頭疼。”
“立秋再想想好了,如果待在縣城,我們就按原計劃,你開飯館,我繼續上班,如果去省城,搬家前我想著把家裡不方便帶走的傢俱提早賣掉,輕省些過去。”
“嗯。”
...
沈立秋最終決定去省城了,所以在弟弟畢業的時候,把弟弟推薦給了食堂。
讓立夏接替她的位置,她會在崗位上待到過年,她的工資和弟弟分。
本來不合規矩,硬是被沈立秋說通了。
沈立秋說在她走之前,弟弟每個月都只分到十五塊錢,她五十五,等她走後,弟弟肯定也熟練採購的活了,到時候提到四十還是五十,由領導決定。
沈立夏並不知道姐姐的真實工資,一直以為是四十,對於自己身為小學徒的工資,每個月十五塊錢無異議。
爸媽也沒反對意見,知道女兒要在明年夏天跟著楊家人去省城,還為弟弟著想,把位置留給弟弟,很是欣慰。
沈立夏的工資是絕不可能和沈立秋相提並論的,沈立秋工資高不單純因為她採購工作熟練,識貨又能砍價。
高工資是因為她聰明的大腦和之前領導小舅鬧出來的流言。
她在食堂發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連領導都不得不服她。
“姐,我覺著這工作真好啊。”沈立夏採購回來,到辦公室和正在看閑書吹電風扇的姐姐說。
見他滿頭大汗還在傻樂,已經不做外出採購工作,單純統計票單的沈立秋回弟弟的話:“我磨破嘴皮子給你爭取到的工作機會,你要好好表現,對面辦公室是領導堂弟,人家不仗著是領導親戚狐假虎威,都在好好工作,就怕被趕出去,你也要注意,我能到今天的位置,還是我會說話,你機靈著點。”
她本來考慮讓弟弟畢業接了她的活,她走人,為明年的搬家,休息一年。
實在沒辦法放棄工資,她的存款夠她兩三年不工作待家裡,但是她要開飯館,她要去省城開飯館。
沒本錢哪行,能多拿一點是一點,忍痛把自己工資的十五塊錢分給弟弟,她也算狠狠傷到了。
過年,工作到過年馬上走人,搬家怎麼也得休息半年。
東哥說賣傢俱,她贊同,不好帶走的傢俱賣了,不送人,送人實在太虧。
沈立夏接了姐姐的苦活,卻是一點都不覺得苦,甚至覺得幸運,喝了杯水:“姐,我怕你走了,我一個人做不好這份工作。”
“立夏,姐必須走了,只能陪你到過年,年後為了搬家,事情多得很,你既然要待在姐姐的崗位上,就必須能獨立做好事情,半年時間,我絕對能帶你出師。”
弟弟平時瞭解她本質,這個時候反而昏頭了,一心覺得姐姐是為他好。
沈立秋不是一心為了他好,但也有為了他好的心思在,弟弟好使喚,肥水不流外人田,他惦記他們食堂工作很久了,現在如願,就差對她感恩戴德。
弟弟滿足現狀,沈立秋不需要外出,也挺滿意現狀。
楊東下班過來的時候,遇見拿著三個飯盒往家裡趕的小弟,打過招呼後去找沈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