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
2022年,孟尋回國,在香港呆了半年後,順利完成答辯,從研究生畢業了。
國內心理學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這一學科實屬冷門,就業率也很慘淡。自 2017年9月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被取消後,心理諮詢機構準入門檻變低,這一行可謂魚龍混雜、亂象橫生。
身邊同學基本都在考公考編,家裡有人脈的找個學校擔任心理老師,不然就只能去網際網路大廠從頭開始學習,卷生卷死做ui之類的工作,去從事心理諮詢行業的極少。
孟尋跑了多場招聘會,適合的崗位少得可憐,而投出去的簡歷如石沉大海,毫無迴音。
不知道是不是每個剛從校園跨入社會的人都要經歷這樣一段時間:灰心、迷茫、自我懷疑。
初三那年就聽老師說著“你們現在可是最關鍵的時候,中考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高中的時候老師又說“熬過高考就好了”,等高考結束大家又說“大學畢業就好了”……
忙忙碌碌,一刻不停,就像是被不斷追趕進圈的羊。
刻苦學習——考試取得好成績——上一個好的學校。
一路就是這樣過來的。
人生前二十來年,航道早已被劃定,所以以為會跟以前一樣,按部就班地從一個目的地到達下一個目的地之後,就能看見再下一個目的地的路標,可是卻突然被告知,接下來沒有路了。
應試和就業根本是兩回事。
讀了這麼多年的書,並不等於就能找到一份符合世俗評價體系、還能讓自己快樂的工作。
孟尋嘆了口氣:“你說,我當初是不是就不應該選這個專業,也不應該讀研?是不是跟著大家一樣考公考編,才是對的?”
電話那頭,溫渺渺安慰道:“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別想那麼多啦。你慢慢找,不要著急,就算一直找不到,大不了我養你啊。我跟你說,我現在進的這個組待遇可好了,比上次那個大方多了,照這麼下去,我很快就能當上藝人專屬化妝師了,到時候日進鬥金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孟尋被逗笑:“好啊,溫老師,那我就等著你暴富後包養我了。”
溫渺渺大學上的是北京一所專科學校,讀的是商務英語專業。她覺得這個專業沒啥就業前景,主要是她對自己的英語水平很有自知之明,所以大一下學期就遵循自己的興趣去鼓搗化妝和美甲了。
大學三年,溫渺渺憑借她的手藝在寢室給人做美甲,掙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畢業後,她用這筆錢去專業培訓機構學習化妝,先是當了婚禮化妝師,之後又在同行介紹下進了娛樂圈。
最開始那一年,溫渺渺在橫店做初級化妝師,專門給群演化妝,多的時候一天要化兩百多個人,每天晚上回到宿舍手都抬不起來。慢慢的,她又從初級化妝師幹到中級化妝師,不用再給群演化妝了,大多時候給沒啥名氣的十八線小演員化妝,偶爾運氣好的時候也能接觸到二三線明星。
自打溫渺渺進了這一行,她們三人小群每天都是各種驚天大瓜亂飛。
比如,某部古偶還沒開拍時,男主演與女主演雙方的粉絲就因為番位撕得天昏地暗,勢同水火。但實際上兩人早已偷偷在一起了,當初還是男方跟製片人強烈推薦了女方來出演女主角,拍戲期間兩人公費戀愛十分甜蜜。
比如,某當紅炸子雞立的人設是從沒談過戀愛的清純處男,然而實際上他從出道開始就沒停止過pc。
再比如,某京圈小公主人設的女演員,父母是老賴,本人還喜歡在劇組偷東西。
……
因為六人定律,所以那麼多瓜裡,偶爾也會出現李縱的名字。
他的前同事是個渣男,睡了多名粉絲讓好幾個女孩打胎了;他下部劇即將合作的00後小花正和某風評極差的rapper談戀愛……
孟尋總是安靜又認真地聽著溫渺渺激動地分享這些八卦。其實她根本不關心那些瓜的主角,只是為了聽“李縱”這個名字而已。
每聽一次,她彷彿離他又近了一點。
可實際上,她從未真正踏入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