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認識還是裝不知道,陳南心想。
這次的討論題目是社交媒體對人之間交流的影響,陳南所在組要從正面影響考慮。
陳婷婷講著自己去義大利的經歷,說那次多虧了手機的方便性才讓她沒有走丟,和不同語種的人交流起來也更加方便,她甚至還結交了很多外國朋友。
陳南從小到大聽過的叫罵聲從耳邊呼嘯而過,壓得他喘不過氣。
輪到他發言,他抬眸看著陳婷婷說:“如果沒有社交媒體,距離就成了交流的阻礙,想說的話不能馬上傳達到,憋在心裡真是不好受呢,是吧?”
他現在真想一個電話打過去問問陳木庭自己在他眼裡算什麼,但陳南心裡嗤笑一聲,答案應該是累贅或者錯誤吧。
可眼前這個叫做陳婷婷的女孩兒,她為什麼就能得到同一個父親全部的愛,她們兩個人不是有著一樣的眉眼嗎,不是都和他有著世間最親近的血緣關系嗎。
我為什麼要出生?
江予的眼神總是無意識的落在陳南身上,陳南迴眸的瞬間對上了他的溫和的目光,陳南接著說:“還有心底的感情也能透過社交媒體更好的表達出來,比如對朋友的關心,以及……謝謝。”
另一名組員笑著接了下去,“以及對父母的愛,我就覺得對爸爸媽媽說我愛你類似的話很別扭,但透過文字就好多了。”
其他人也認同的點了點頭。
人的感情就是複雜多變的,有時會因為恨做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有時又因為愛及時停在了懸崖邊上。恨是真的,愛也是真的。
小組討論結束後,老師們彙總分數後又每組喊了一名同學上臺進行五分鐘的發言。
第一組挑中了陳婷婷,她面帶微笑的上了臺,自信的發言獲得了雷動的掌聲。
江予也被挑中了,他說面對面交流時彼此的小表情,小動作,以及語氣甚至是偶爾的沉默代表的含義是社交媒體無法取代的,而人是帶感情的,交流時的溫度才是最重要的。
江予的發言剛好控制在了五分鐘內,陳南看見邊上的兩位老師互相看了眼,對江予的滿意和欣賞都寫在臉上了。
考試一直持續到五點半才結束,吵鬧聲從教室散去。
陳南站的小腿都快抽筋了,他扭了扭腳脖子,“小夥子表現的不錯,老師們都看上你了。”
有女生笑著從他們身旁經過,“就是他……”
“還有其他人也看上了。” 陳南朝前面抬了抬下巴,他也不得不承認江予這張臉真是很容易引人注目。
江予笑著,“那你能放心的考北方去?”
陳南短促的切了一聲,“聽說北方的男生又高又壯。”
“怎麼,你要跟他們比一比誰打拳厲害啊。” 江予倚著陳南胳膊,玩笑的說著。
陳南出其不意的一把掐在了江予腰間,讓你嘴賤!
太陽已經落在了西邊,變成了淡黃色,一層層的光暈讓太陽的邊界變得模糊。
大樓前的家長帶著孩子散去,陳婷婷揹著挎包跑到了陳木庭身旁,應該是在分享自己的表現,兩個人都笑著。
陳南站在臺階上挨著江予,銀杏樹下的楊天華跳起來揮動著雙臂,“大神,陳南,這兒,這兒!”
江予牽著陳南往朋友們跑去,陳南輕瞥了眼遠處。
“你們考的怎麼樣?” 楊天華迫不及待的問,“我們逛了一下午,這學校真不錯,考上的話高三都不用上了,天大的喜事,我看參加考試的人挺多的,這次招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