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怪病 留在長安?
第84章中, 妙儀救人的劇情改成了,平郡王妃救鄭嫣,涉及重要人物背景, 建議追讀的寶寶們回頭看一眼)
自從簡青川事變後,許妙儀便有些消沉,整日悶悶不樂的。
鄭嫣和蕭無憂變著法兒地開導她、逗她, 一連好幾日,她才逐漸展顏。
在這期間, 蕭韞從未來過, 但經常送名貴的補藥過來。他還特地囑咐蕭無憂, 不要告訴許妙儀是他送的。
賀遠山起初時常登門拜訪,許妙儀對他始終不鹹不淡的, 他也不肯放棄。而後就沒怎麼見到他了,據說是蕭韞向太子進言,給他安排了些任務。
憂鬱之餘, 許妙儀密切關注著朝堂的動靜。
經過一番激烈的明爭暗鬥, 太子一方成功掌握住了嶽明手上的證物——一份血書和一張陳年票據。
血書來自曾經的王府錄事。他在信中痛心疾首地控訴, 四年前慶王被外派到中州修築河堤,指示下屬官員在進購材料時以次充好,中飽私囊,導致築成的河堤質量不好。雨季洪水決堤,淹死百姓無數。
而那張陳年票據, 正是當年採買材料的記錄。
蕭韞將此兩物呈到禦前, 朝野上下掀起軒然大波, 不少朝臣們紛紛要求嚴懲慶王。
讓事件達到高潮的是,數名當年中州水災後的倖存者現身長安,擊鼓鳴冤, 並呈上萬人血書一份。
滿城風雨,然而聖人始終沒有做出裁決。
事件又進入了白熱化狀態。
許妙儀有種不好的預感,覺得聖人大機率是不會重罰慶王了。
……
這天午後,鄭嫣一臉忐忑地對許妙儀說:“姐姐,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
許妙儀頗為意外:“直說就是,這麼緊張做什麼?”
鄭嫣斟酌著道:“等慶王的處罰下來後,我們能不能再在長安留一陣子啊?”
“為何?”
“聽說平郡王妃得了一種怪病,連宮中太醫都束手無策,如今正在民間重金招募能人。”鄭嫣道,“我還沒告訴姐姐,平郡王妃曾對我有恩,上次我們去慶祝出獄那天,我和葉無憂去茶館聽戲,不料茶水裡被人暗中下了毒,是郡王妃提醒了我,否則我倆早投胎去了——我當時怕姐姐你煩心,就沒告訴你。”
“當然可以啊。”許妙儀答應得毫不猶豫。
鄭嫣懸在心裡的石頭終於落下了:“我還以為姐姐想立馬離開長安呢。”
自不必說前夫哥蕭韞在長安,一直被許妙儀當做好友的簡青川也是在長安露出了邪惡本性,換做是鄭嫣,她巴不得早日長安這傷心之所。
許妙儀失笑道:“你還記得,我決定來長安時,說了些什麼嗎?”
鄭嫣點頭。
她記得很清楚,當時許妙儀說:“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過去的事情就讓它過去,不應該再任它羈絆未來的腳步。如果因為一個人而錯過了盛世長安的景象,那我可真是要抱憾終身了。”
“不要因為過去的事情羈絆未來的腳步,想做什麼就去做。”許妙儀柔聲說著,摸了摸鄭嫣的臉。
“嗯嗯!”
於是當天午後,鄭嫣在蕭無憂陪同下,揭了尋醫告示,前往平郡王府。
為了預防江湖騙子,上郡王府毛遂自薦的郎中們需要先透過府上老郎中的考驗,合格之人才有資格為王妃看病。
鄭嫣輕松地透過了考驗,由管事領著前往覲見郡王與郡王妃。
途中,管事為她描述郡王妃的症狀:“自半個月前開始,郡王妃時常無規律地發作頭疼,許多太醫把了脈都找不出病因所在。郡王妃嘗試過多種藥物,也試過針灸治療什麼的,卻始終沒有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