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好安便等來了答複——一張請帖,只不過邀請人不是王寧,而是王家二老爺。
看來事情受阻了。
請帖沒要求時間,意味以好安的時間為準,也意味著事情可談。
防止夜長夢多,好安換了身衣服便跟著小廝去了。
王家春有桃李夏有蔭,秋有霜英冬有柏。哪怕寒風吹徹庭院也生機勃勃。
“二老爺,人來了。”丫鬟在門外道。
“請進。”
丫鬟聞言才為好安掀起厚厚的門簾。
室內,除了二老爺王寧也在。
“沒想到好老闆這麼快就來了。”王二老爺道。
沒想到你還準備這麼齊全,分明就是等著她來。
好安笑笑,先行禮:“開設作坊是大事,每一刻都不值得浪費。”
“好老闆先坐,王寧看茶。”王二老爺瞥了眼站在一邊的王寧。
“時間不值得浪費,這話說得好。那我也不兜圈子了。”
好安:“請講。”
“王寧昨天給我講這份契書聽起來確實不錯,但我在裡面沒有看見好老闆的誠心。”
“一份契書是我和王寧共同商量過的結果,也是經過了貴府賬房先生的核算,可謂是誠心誠意。不知您為何這樣說?”好安不卑不亢道。
“誠心不是體現在這上面,而是東西上。”王二老爺點了點桌子上的契書道:“契書上提到的辣醬、辣油,這些東西我們可都沒見過。”
“這是秘方,契書過了衙門,好安自會告知。”
王二老爺笑了笑,說道:“一個沒有實物的東西就要開作坊,是不是步子跨太大了。”
好安猛地屏住呼吸,沒有實物,這點確實是硬傷。
好安:“不算沒有實物,之前王寧吃過幾次,什麼滋味他是清楚的。”
王寧在一邊點頭:“吃過!”
王二老爺立刻一道眼風掃去,王寧迅速閉嘴。
“之前的水煮肉片我也略有耳聞,王記的廚子和家裡的廚子都嘗了,有一味一直沒猜出來。想必沒猜出來的這一味就那些辣醬、辣油的主要材料吧。”
好安點頭承認。
“這一味你非要過完契書才說。”王二老爺的眼神忽然變得鋒利:“那我是不是能理解為這一味很常見,常見到唾手可得。”
王二老爺不愧是東家,看東西一針見血。
辣椒現在雖是觀賞性植物,但畢竟是從海外流入,稀缺性還是有的,可究竟不是奇珍異寶,不少人家都買得起。
“二老爺這是在套我話嗎?您可不能因為冰粉原料常見就這樣下定論。”
好安笑了笑:“不知二老爺做沒做過飯,一道菜少加一點鹽多加一點鹽味道便截然不同。
方子除了原料,比例也很重要。”
王二老爺抿了口茶道:“如果這個東西常見,比例就不重要。”
“不論什麼東西,只要有市場終歸都會變得常見。”好安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