缽仔糕
上次做的缽仔糕很受歡迎,好安便想著趁熱再推出一款拿吃方便的點心。
會做的太多,好安正愁選哪個的時候提示來了。
前些日子皇上過壽,在群臣恭賀之際,最小的皇子爬到禦前,隨手抓了只筆畫了個圓。
誰曾想前一刻剛畫好,後一刻邊關就傳來捷報,和大晏僵持了兩年的北蠻遞來求和書。
皇上因此龍顏大悅,誇小皇子畫得好,是上天預示大晏的將士可凱旋歸來和家人團聚。
此話一出,天下皆知。
這本和賣貨沒多大關系,卻莫名其妙的帶火了所有圓形産品。
小郎君的包方的不要,要換圓的。小娘子的彩箋方的不行,剪成圓的。
圓形東西瞬間充滿大街小巷,有些店的桌子甚至招牌都換成圓的橢圓的,說是能得上天青睞。
在全民皆蹭的情況下,好安決定也蹭波熱度。
圓圓的,拿著方便的。
好安第一個想到了銅鑼燒。
古代沒有打泡粉,但可以用酵母替代。
先把雞蛋打散,加入水、酵母和少許細鹽攪勻,再倒入牛奶和澱粉。甜味方面不用紅糖用蜂蜜,不僅口感好,顏色還十分漂亮。
麵糊發酵半個時辰便可以開始製作銅鑼燒餅皮。
這一步十分考驗技術,好安也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因為她也好多年沒做了。
很多人前面一帆風順,到這裡出岔子。有的形狀不圓,有的顏色斑駁,有的餅皮不均……問題各式各樣,五花八門。
好安用手試了試溫度,覺得差不多了便垂直倒入麵糊,懂事的麵糊會自動攤成圓形。
用小火加熱片刻,餅皮上冒出許多細小的氣泡,好安趕緊挨個翻面。
顏色均勻,餅皮平整,看來手感還在,好安心裡安定不少。
另一面不需要太長時間,和鍋簡單接觸一下便迅速鏟起。餅皮一個個疊放,鍋則用涼水沖洗,使鍋降溫再來繼續下一鍋。
餡料只做一種,經典款——紅豆。
好安不喜歡粒粒分明的,也不喜歡徹底研磨成沙的。她做的紅豆既要有沙中有粒,也粒上裹沙,方是最好。
松軟細膩的餅皮包裹香甜軟糯的豆沙,二者相互融合,使口感變得豐富。
尤其剛出鍋的餅皮,外層微脆,內裡依舊柔軟。
缽仔糕是做好帶去賣,銅鑼燒好安決定邊做邊賣!因為烙餅皮時散出的濃濃香味實在太勾人了。
第二天,好安一大早便來了,正好趕上朝食這個時間段。好安麻利的生火擦鍋,待麵糊一倒入,片刻便發出濃鬱的香氣。
雞蛋獨有的香氣中夾雜著淡淡的奶香,還有一一絲絲甜味和微微的焦香,讓人難以抗拒。
“這誰家做的什麼?怎麼這麼香?”附近店鋪的老闆忍不住探出頭問道。
聞到香味的不止一人。“好像是東邊飄來的。”王二說道。
“瞎說,東邊哪有賣吃食的鋪子。”王三娘不信。
“絕對是東邊飄來的,我這鼻子幾十年來就沒出過錯!”王二不服,正要下樓找尋順便買點嘗嘗時,就看見胡三從東邊過來,他一邊走一邊吃,燙得嘴巴直哈嗦也要嚼嚼嚼。
“胡三,什麼東西這麼好吃,讓你捨不得鬆口?”
“不會就是胡三手裡的吃食發出來的香味吧。”
“就這個,銅鑼燒,香!”胡三沖他們點點頭,口齒不清道:“那個好記的小娘子今早就來了,在那邊做邊賣呢。”說著還展示了一下滿滿的紅豆餡。
“好記是?”王二想了想,好像沒聽說過這個鋪子呀。
“就是你常買冰漿的那家。人家攤子有名子噠。”王三娘就在樓下,已經抬腿朝東走去。
“好妹妹幫我帶一份唄。”王二懶得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