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冥教主一步踏出,身形若黑雲般行雲流水,但與方才的波瀾不驚截然不同,驚天的氣勢驀然掀起,以他為中心席捲八方。
林凡面色一變,一境界一重天,築元境界果然不可小覷。
與他當日在帝宮內遇到的那尊巨大傀儡全然不同,那尊傀儡只有身軀力量達到了築元境,也可能還有其他的厲害之處,只不過被他吞噬了紅色晶石的力量,這才沒有顯露出來。
此刻直面一位築元境的強者,林凡才真切感受到這個境界的強大之處。
築元境界,乃是要溝通肉身與氣海的聯絡,如果說煉體境是在打基礎,那凝氣境同樣是在打牢根基。
煉體境,修煉的是肉身,透過氣血運轉,透過靈藥的輔助,極大限度的增強大肉身體魄。
肉身體魄越強大,在晉級凝氣境時,才能承受住天地元氣的沖刷洗禮,凝聚出的丹田氣海也才會越加磅礴。
氣海有多大,代表了今後修行的潛力,凝氣境修煉到巔峰,是將自身意志融於氣海之中。
而想要踏出下一步,那就要自身的意志,配合全身的氣血調動氣海中的元氣,去開闢出脈輪。
氣海一旦成功轉化為脈輪,就意味著順利晉級築元境,脈輪與氣海看起來類似,卻遠遠比之玄奧,不止蘊含了元氣、氣血,更有生命之源,乃是築元修士的根本。
踏足這個境界,不止可以調動己身的力量,更能夠溝通外界天地,凝聚成勢,類似於領域一般,對敵人造成莫大影響。
只不過對領域的掌控力能有多少,那就要看個人的強弱了。
弱的只有幾米範圍,對同階敵人的影響微乎其微,而強的甚至數十數百丈,這種領域一出,不說是萬靈匍匐,但也相去不遠。
而脈輪與氣海的另一個不同,那邊是數量。
脈輪有七,每凝聚出一輪,就意味著晉級一個小境界,難以逾越,因為多出一道脈輪,可不等於一加一這麼簡單,會爆發出無法想象的力量。
而在凝氣境界時,凝聚出的氣海大小,也將決定脈輪的強弱。
一環扣一環,就如同建造高樓,地基與第一層越龐大夯實,其餘的樓層也會越穩固,建造的範圍也可以越廣闊,容納更多的人居住。
小王八雖然有時候混賬,但很多時候更想林凡修煉前方的指引,讓他早早就瞭解這些修煉上的知識。
正是因為對修行的深入瞭解,林凡才選擇了那條修煉之路,欲要凝聚出百丈氣海,鑄就最渾厚的根基。
這條修煉之路,如今已經斷絕,根本人沒有選擇,因為太過艱難,幾乎沒有人能夠做到。
就算在遠古時期,這也是少有人會選擇的,其中驚豔的佼佼者也只能達到九十丈氣海,最終能走完這條路的人微乎其微,早已成為了傳說。
但林凡依舊選擇了這條路,修煉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變強?
既然是要變強,那為何不走最強的路,林凡覺得自己與那些真正的天才相比,可能還有所欠缺,那些人可能有家族或宗門在背後支援,所得到的與所經歷的遠遠超過平常的修煉者,沒有底蘊很難與那些人爭。
可能有人會這樣說,世界這麼大,不一定非要與別人爭。
但是世界看似很大,但其實也很小,當走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同等優秀的人無法避免地會遭遇,到那時為了修煉資源必定會生出爭執,畢竟修煉資源不會隨著人數的增多而變多,那是持續消耗的,誰搶到就是誰的。
林凡想要與那些人爭,那就要做好十足的準備,要擁有渾厚的底蘊,而“百丈氣海”就是他未來的底蘊。
一旦這條修煉之路走到終點,那將橫掃一切敵手,越階而戰全然不是問題,到那時,看的就是能跨越多少境界戰鬥了。
而此刻,林凡在這條路上才剛剛起步,在築元境修士眼中還很“弱小”,正是最容易夭折的時候。
黑冥教主顯然知道林凡的巨大潛力,雖然被其言語激怒也是一個原因,但前者才是最重要的。
拔草要趁早,若是讓小草成長為了參天大樹,將自己給壓死了,那才是最令人擔憂的,黑冥教主很明顯知曉這一點,所以第一個出手物件便是針對林凡,務求一擊必殺,斬草不留根。
狂風怒卷,那道黑色的身影彷彿成為了風暴的中心,轟轟呼嘯而來。
避無可避,林凡與林正北並肩而立,凝聚力量準備拼命一搏,貴賓高臺上,林正南與林家老二的也已經一躍而下,準備去支援。
然而就在這時,一道巨大的拳印驚天而起,升至競技場的高空之上,而後猛然轟砸而下,墜落之處正是黑冥教主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