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馬車還在跑,蘇還丹先給自己吞一口靈泉水修複身體,再開始梳理原身的記憶。
原身叫蘇丹娘,十八歲,是個因為要給祖父守孝不能立刻成親從而被退過一次親的老姑娘。
對,古代封建社會嘛,十二三歲就開始尋找婆家,定親,十五歲及笄禮後就要盡快安排婚期成親了,成親的婚期安排在姑娘們十六歲都了不得了,這個世界可不流行疼愛女兒就想多留兩年的說法,相反,越是疼愛姑娘的,越是會在姑娘十五歲這年發嫁,耽誤久了,外面不會說自家姑娘好話,自動招惹流言蜚語可不是愛姑娘的表現。
所以原身這種十五歲就開始守孝,守孝三年成為老姑娘的存在,在這個世界基本也就只能給人當後媽了。
原身出生在大熙國西北邊境,家裡已逝祖父活著的時候是四品武官,如今過世後,家裡撐場面的就剩下原身大伯、父親和小叔,都是五品的武官。
大熙國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邊境線上,原身家這種武將家庭很多。
正常情況下,原身是不會遠離西北的,婆家也只會在西北找。
哪怕十八歲了,最多找個婆家寬和的去給人當後媽,自己再生兩個孩子,安穩活一輩子。
可意外來了。
原身家雖然在西北,可祖籍卻在大都,大都是大熙國的皇城。
原身所在的蘇家,在大熙國也算是名門望族了。
蘇家主脈不從政不參軍,就在大都東郊開書院,培養了不少學子,而學子可不只是學文的學子,更多的還有學武的學子。
大熙國也沒有重文輕武的現象,文武學子的考核雖然不一樣,可一樣嚴苛,三年一次科舉。
大熙國選才和選拔官員一直是能者上,沒本事的,但凡後來有人比你做得好,那不好意思,朝廷不養閑人。
這一點倒是跟蘇還丹認知中的封建國家不大一樣。
不重文輕武,大熙國在封建社會皇朝,絕對屬于思維先進那一掛的。
朝廷用人選拔官員能者上,庸者下,不養閑人,這就能杜絕很多屍位素餐的事兒出現,那麼朝廷只要能壓得住反對者的聲音的話,大熙國的國力絕對蒸蒸日上。
蘇家算是幫大熙國培養人才的世家,跟蘇家一樣的世家還有另外三家,分別為江南宋家,西州秦家,孟陽趙家。
原身家只是蘇家的支脈,很偏遠,早一百多年前就出了五服的那種。
原身如今的確是在去往大都成親的路途中,還有三天就到大都了,婚事是蘇家主脈定下來的,但是也提前詢問過原身以及家人的意見,原身和她的家人自然是同意的。
雖然也是做填房,可原配沒留下孩子,這種機會很難得,還挑剔什麼?
原身是帶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去往大都,也曾想過如果婚後的日子不是自己期盼的,那就趕緊生個孩子,不管是兒是女,以後守著孩子安靜度日。
什麼都想好了,哪知道西北去往大都得路上遭遇了半個月的大雨,迎親隊伍只能停在驛站,原身在驛站的時候就不舒服,又不願意說,怕耽誤婚期,接下來的路程趕的太急……
原身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