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91
終於下雨了,歷時半年,兗州大地終於迎來了難能可貴的降水。
幹涸的田地得到滋潤,丁敏他們戰戰兢兢運水勉強維持著生機的田地,這一次終於喝飽了水。
“夫人您看,這葉子,長得多好啊”翠綠翠綠的,莊子上的老伯看著眼前明顯已經緩過來的紅薯,激動的手都在發顫,撫摸著紅薯返青的嫩葉,就像撫摸情人。
丁敏看著既好笑又有些心酸,不過該提醒的還是要提醒的,“老話說得好,久旱之後必有大澇,還是要注意防澇。”
老伯連連點頭,“那是那是,還不止呢,咱們這離山近,還得注意塌山(滑坡),前些年就發生過,一覺醒來,半個山頭都沒了,半個村子都被埋了,死了不少人,幸虧咱們莊子不是挨著山的……”
老伯年紀大,經歷的事情多,絮絮叨叨給丁敏說了不少事,完了又跟她彙報村子裡做了哪些準備。
丁敏聽著比她想的周全多了,心下放鬆不少。
回到城裡,丁敏順道先去了一趟華佗的醫館。
經過幾年發展,華佗的醫館現在已經成了城裡最大,老百姓最認可的醫館之一。
丁敏到醫館時,華佗正在給一個病人看見丁敏過來詫異了一下,“你怎麼有時間過來了?”
丁敏沒吱聲,等華佗手裡的病人離開了才找了個位置坐下,認真道,“老話說的好,‘久旱之後必有大澇’,我擔心之後發生洪澇,還有,瘟疫……”
之前幹旱,因為他們處理得當,兗州死的人並不多,即便如此期間依然出現了小範圍人群的腸胃問題,只是他們提前有預案,處理也很及時,才沒傳開。
如果接下來發生洪澇災害,一個處理不當,發生瘟疫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丁敏當然要未雨綢繆。“醫館裡還有多少藥材?”
“沒多少了。”華佗搖頭,上半年大旱,全國各地吃飯都困難,誰還顧得上藥草?他現在醫館還能正常開張用的都是存貨,等他手裡的存貨用光了,就只能關門大吉了。
“能從哪兒弄點草藥回來備著嗎?”丁敏是真怕到時候發生瘟疫。
華佗捋著鬍子沉思了一會兒,嘆了口氣,“我試試吧?不過不一定能行。”
丁敏頷首,“另外您再把預防瘟疫的常用藥材也給我列上一份,我看看能不能讓人找找。”
華佗點頭。
從醫館出來,外面又飄起了雨,好在雨不算大。
僕婦撐起油傘,雨水順著傘骨一點點滴落,打在腳下的青石板上,砸起陣陣水花。
“夫人也別太擔心了,也許並不會發洪災呢。”僕婦輕聲寬慰。
丁敏抬眼看看前路,也不知道有沒有被安慰到,只是輕點了點頭。
之後的日子,丁敏一直很嚴密關注著天氣,雨稍微下的大一點就緊張。
值得慶幸的是,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雖然有個別地方因為之前幹旱,然後又下雨,出現了小範圍塌方,大的險情卻沒發生,預想中可能出現的大澇更是影子都沒有。喜得大家夥直道‘老天爺保佑’。
“確實是老天爺保佑了”否則,若是再來個洪澇,老百姓的日子那是真的不用過了。“現在這樣,雖然損失了一季收成,補種一下,年底說不定還能有點收獲。”
“可不是嗎?”荀氏附和點頭,“對了,阿姑莊子上的紅薯是不是過些日子就能收了?今年年成不好,也不知道畝産如何?”去年畝産兩千多斤,今年怎麼的也得有一半吧?
丁敏搖頭,這可不好說“估計不會太好”中間幾個月都缺水,雖然滴水澆灌保持著沒死,但肯定影響收成。
口味恐怕也會大受影響,紅薯水肥不好,不僅個頭小,吃起來還會有很多絲,現在只希望她地裡的紅薯就算不能都長得好,也別全長殘了吧,最起碼給她留點好的種薯。“回頭紅薯收上來了,你也回去問問,你叔父他們家的情況如何,若是有長的好的都留下來留個種。”
荀氏自是點頭應下了,轉頭婆媳倆又說起了曹鑠的親事。
之前託唐氏說的親事不成了,後面各種各樣事忙,丁敏一直沒什麼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