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話說的並不好聽,一上來就指出了濟南國現在一個很大的問題——祭祀太多了。
“……忠到這濟南國不過半日,也就逛了兩條街”好酒沒找到,倒是“有幸看了三場祭祀……”排場都極大,不知道還以為是什麼大人物家祭祀呢,可他打聽了,其中兩家都只是經商的,就是另一家當官的也不過是小官。而這樣的現象,據當地的老百姓說並不罕見。
祭祀本來不算什麼壞事,可萬事過猶不及,如此頻繁祭祀,大擺排場,錢財何來,最後還不是都落到普通百姓的身上?
曹操點頭,戲志才剛來就能發現的問題,他天天在這城裡住著,自然不會不清楚,而且他還知道,普通百姓對此怨念很深,卻無從抵抗。
只是他之前忙著跟那幾家鬥法,沒時間管。“志才有何教我?”
戲志才拎起酒壇又豪邁的灌下一大口酒,這才抬頭看向曹操,“我聽說你之前就因為救災跟城外劫匪的事得罪了這濟南國中眾多大族,還害得李家舉族遠走。這祭祀一事,雖然看著不算什麼大事,但牽涉到的利益可是一點不比之前少,你要管,勢必又會得罪不少人,說不定兩相疊加會引起更多人反抗、報複。”到時候會出現什麼後果,可就不好說了,“你確定,你真的要管?”戲志才挑眉。
曹操想都沒想重重點頭,“管”
“好”這才是他認識多年的那個曹操曹孟德。戲志才嘴角勾出一抹淺笑。
有了戲志才的加入,曹操這邊的辦事效率那是直線提升,禁止全濟南進行不正當祭祀活動也在快速而有條不紊的推進。
就像他們之前預料的那樣,即便他們已經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提前找了不少人鋪墊,可真的施行起來,對於不能再隨便祭祀,很多鄉紳依然不理解,意見非常大。在他們看來祭不祭祀那是他們各家的私事,他們又沒花他曹孟德的錢,他憑什麼管?
“我看他曹孟德就是沒事閑的,還有看我們好欺負……”
“不能再任他這麼下去,之前管我們救不救災,收多少稅,現在連各家怎麼祭祀都要管,再任他這麼下去,他是不是連咱們各家的大事小事都要插手?”劉家人有意把事情鬧大,故意挑事,帶節奏。
明理曉事的還好,本就因為這事對曹操有意見,或是早就對曹操心懷不滿的被劉家人這麼一挑,情緒立馬就被挑起來了。
那些原本還有些遲疑的,被周圍人情緒那麼一渲染,幾乎在場的所有人都站到了曹操的對立面。
劉家人再把他們族人之前提出來的那個讓曹操明面上升官實際上卷鋪蓋走人的建議狀似隨口一提,眾人紛紛響應。甚至當場就有人附和劉家人提出願意出五十貫錢……
“阿父,這可如何是好啊?”參與的人太多,訊息不可能丁點不漏出來,當晚周家、鄭家就得到了訊息。
跟遠走的李家,不死心正在想方設法搞事,想把曹操弄走的劉家不同,周鄭兩家原先其實算是一定程度上跟曹操站在一起的。
可是這次曹操禁止非正常祭祀也觸動了他們的利益……而且這次曹操算是犯了眾怒,這個時候他們還站在曹操那邊,回頭曹操真被弄走了,他們麻煩可就大了!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一點都不假,雖然心知這樣不好,可關系全族命運、興衰,這一次周、鄭兩家當家人一番思量最終還是選擇站在了劉家這一邊。派人私下跟劉家人接觸。只等劉家那邊伸出橄欖枝就轉換陣營。
作者有話要說: 補上了,這一章又出現了一個新人物,曹操早期謀主戲志才,志才應該是字,名是什麼,歷史上沒有記載,作者就用了很多小說裡用的一個名字戲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