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大俠無憂》首映內容上)
《大俠無憂》的首映看片會吸引了很多觀眾,留學生小蔡就是其中之一。
她平時很喜歡看電影,也對淩穗歲有些好感,所以想辦法弄到了門票。不得不說,這件事相當的難度相當高,淩穗歲在法國的人氣真不是吹出來的。
在小蔡的觀影記憶裡,無憂的尋親之旅並不順利。
畢竟她能拿出的信物,只有一根金簪。偏偏這也不是什麼巧奪天工、獨一無二的手藝,就是京城貴女裡常見的款式。雖然貴重,卻並不稀奇,她拿著這個登門詢問,誰會搭理她呢?
高門大戶的奴僕沒耐心回答她的問題,也不願意向她透露主家的事。他們輕蔑地告訴她,這不過是隨處可見的一根簪子,沒人能憑此確認她的身份。
在茶樓裡,上流圈子們聊天時也提到了此事。
倘若是個郎君,長到二十多歲的年紀,有著這樣一幅好面孔,也許會有人詳細地詢問,帶去認祖歸宗;但她是個女郎,還是個拋頭露面、隨身揹著一把劍的女郎。
吏部侍郎的孫子看上了她,想納她去做妾。她一個身份不明、清白存疑的女郎,能有這樣的去處已經算是攀了高枝,可誰知道,她竟用劍柄敲暈了對方的腦袋!想要抓住她的小廝和護衛,也全被她撂倒了!
鬧了這麼一出,京城裡更沒人敢認她了。
且不提她得罪了吏部侍郎這樣的實權官員,誰家也不會把這麻煩攬上身,光說她本人,簡直是毫無女子該有的貞靜淑雅。誰家養出了這樣的女兒,要被說家風不正的。
——當無憂堅持不懈地在京城敲門詢問,第無數次被人趕出來時,有輛即將回府的馬車在她身邊停下,車內的人掀開了簾子,告訴了她這些事。
“京城沒人會認你。”車上的女郎冷漠地強調,“你早些離開吧。”
無憂站在原地,她和車上的女郎對視。
這一幕的構圖很有意思。無憂在畫面左下角,與坐在馬車中露出半張臉的女郎遙遙相對。
在畫面中,無憂的視覺重心是她自己,而她抬起頭仰視的方向,是精緻華麗、閃著金光的布簾。
她以真面目待人,女郎的面孔卻若隱若現。小蔡忍不住想,這個時候會飄來一陣風,將這道簾子給掀開嗎?
沒有這陣風。沒有這種戲劇般的巧合。
此時鏡頭轉到了無憂的特寫,她問對方:“你說了會讓我傷心的話,但你並不討厭我,為什麼?”
由夏天扮演的女郎看著她,一時沒有回答。
無憂笑了起來:“我叫無憂,你的名字呢?”
女郎輕輕地皺眉:“女子閨名豈能掛在嘴邊,便是稱呼,也該按姓氏……”
她的話頓住了。現場的觀眾能讀懂她此刻的想法:就是因為無憂沒有姓氏,不知道自己是誰家的孩子,才會這樣到處尋親啊。
但她也完全沒有向無憂道歉的意思。她又看了她一眼,然後讓車夫離開。
無憂目送她的車架離去,發出了輕微的嘆息。
比起失落,小蔡覺得她的情緒更像是失望。無憂並不在意自己的姓氏問題,她只是失望於女郎的態度。
哪怕她擁有同情心,擔心無憂留在京城會被報複,所以用惡劣的言語催她離開,但她仍然坐在馬車上,和她說話時也隔著一層昂貴的布簾。
女郎不會拉開簾子,更不可能離開這架華麗的馬車。京城的上流圈子看不起無憂,她也不可能背叛自己的身份。坐在車裡,以高高在上的態度說幾句提醒的話,就已經是貴女們對“善良”這個詞所理解的極限了。
無憂從包袱裡拿出自己繪制的輿圖,用鉛條在這一戶門前打了叉,然後朝下一個地點走去。
放映廳內沒有任何交流,但如果小蔡會讀心,她就會聽到評審團主席的心聲。
尋親,也可以是個很好用的理由。
小蔡産生了一點模糊的猜測,無憂竟然會畫輿圖!這放在古代,是一項非常難得且專業的技能了。
她想到了刺客,無憂會是一個以尋親為幌子,光明正大進入京城的刺客嗎?
從開頭的情節就能看出,這個王朝對基層的統治已經相當崩壞了。就因為無憂做了個拔劍的動作,小吏如此輕易地放她進城,絲毫不擔心她在城內會惹出什麼麻煩。或許在他看來,京城的秩序能否維持,和他有什麼關系呢。
所以——她是無憂,她是大俠,她是來殺某個很壞的高官,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而對方位高權重,無憂以尋親的名義,其實是想爭取政治同盟?
這些都是小蔡的猜測,也許電影裡的角色也想到了這一點,或者他們只是為了向吏部侍郎示好。總之,無憂被包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