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容不下萬物有靈野蠻生長的妖族,容不下由世間惡念滋生的魔族,甚至容不下自己的來處——天族在九重天設下聚靈陣法,一方面給點蠅頭小利籠絡妖族賣命,一方面又讓人間修煉者更加難以飛升。
在瑤臺錄的官方劇情梗概裡,整部劇就是嘉月與天族鬥爭的故事。這麼說不能算錯,但真的不夠準確。
嘉月對抗的不是天族,而是無限膨脹的私慾和強權。被放到明面上的大反派天君確實很壞,壞到故意把自己的兒子,也就是本劇男主養成了傻白甜。因為他不想讓對方奪權,還想給自己留一個壽命耗盡時的奪舍備選。
但話說回來,妖族內部也有蠢蠢欲動的長老,魔族內部的繼承者之爭也是瘋狂扯頭花。
人族就更別說了,聚靈陣法這麼損害人間根基的事情,都有被天族拿根胡蘿蔔吊著的修煉者裡應外合。
天君是整條故事的鬥爭明線,其它族群是支線和暗線。關於這一點,也反映在了主角嘉月的心態變化上。
被冤枉與魔族裡應外合、背叛聯盟,還捱了幾道天雷被劈斷九尾後,嘉月只想重新修煉,洗清自己的冤屈,用足夠強大的實力逼迫天君還她清白;
而等她在人間修煉,發現聚靈陣法的秘密後,她對天君的不滿達到了頂峰。這時候她想扶持天族太子上位,並且認為這樣就能中止仙魔大戰,還三界一個海清河晏,朗朗乾坤;
抱著這樣的念頭,她往魔族那邊走了一遭,結果發現仙魔大戰根本就是一場盛大的假賽。天君不是好人,魔尊也不相上下,他們藉著戰爭的名義,覺得誰不服管教、想削弱誰的力量就往戰場上丟。
破防的嘉月回到妖族,想帶著族人跑路,咱不陪這兩族玩了,結果事實往往比她想象得更遭——想不到吧,妖族內部也有假賽裁判員,誰也別嫌誰手段髒。
這時候的嘉月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她被天族栽贓陷害時,對方佈下的局如此精密,妖族能提供的支援又如此單薄。
心灰意冷的她回到人間,以為被壓迫的人族會是最後的希望,但她看到的是:修煉者越不過飛升的門檻,於是揮刀向更弱者。
他們不敢降妖除魔,不敢對抗九重天的天族,就在凡間搞代理人戰爭。宗門成為了各個國家背後的靠山,永無止境的戰場廝殺為修煉者提供“碾壓普通人”的痛快爽感。
至於戰爭會死多少人,沒有修煉者關心這個。他們自恃與凡人身份有別,因為被天族隔絕在大門之外的修煉者,需要更低一等的普通人來找回被打壓的自尊心。
嘉月抬頭一看,好嘛,自己竟然在與全世界為敵。即使她修煉出九尾,能殺進九重天把天君從椅子上拉下來,又能怎麼樣呢?
無論是聚靈陣法,還是仙魔大戰,人間的代理戰爭,都牽扯到太多太多方的利益,不是她一妖可以終結的。
很多人說瑤臺錄是一部女強爽劇,我對此並不認同的理由如上。
表面上是嘉月一路殺殺殺,除了開頭捱了幾道雷,之後在物理層面上再也沒受過委屈,和別人打架也沒輸過,但她的世界觀已經崩塌好幾次,心靈早就千瘡百孔。
為什麼看同一部劇,會有不同的感受,除了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外,也歸功於女主角淩穗歲近乎封神的演技。
淩穗歲是一個能把劇本吃透的演員,如果說瑤臺錄的故事是表裡兩條線,看似嘉月對抗萬惡之源天君,實則是理想主義和私慾強權的batte,那她在劇中所呈現的角色形象,也分為內外兩層。
從外在形象看,嘉月和飛光都是以強者身份示人的戰士。我考古過她的早年經歷,她的賈珍珍和秦嫻都是憑哭戲出圈,但在瑤臺錄這部劇裡,她沒有掉過一滴眼淚,連眼淚在眼眶裡打轉的戲份都沒有。
她的步伐永遠堅定,臺詞永遠熱血,只要出手必定獲得勝利。所以嘉月在字母站有好多個破千萬播放量的燃向混剪,把她的外在表現當成爽劇去看,確實是一爽到底。
但這並不意味著,強者就不會破防,不會感到迷茫脆弱。
不得不說,淩穗歲是一個很有自信的演員。她對這部作品的定位絕不是吃飯做事的背景音,而是對觀眾抱有“你們會仔細看劇”的信任。
所以,嘉月的痛苦披著一層堅強的外殼,即使偶爾卸下偽裝,也是按秒來呈現的。觀眾想找到最真實的嘉月,需要玩一場尋寶遊戲,至於找到寶藏的獎勵——有誰能否認,她那直擊心靈的表演,能給人絕妙的精神盛宴呢。
為了證明我說的事情真實存在,而不是為某些演員提供演技不佳的藉口參考,我特意截選了飛光和師姐夜晚賞雪的片段。
我知道這一幕戲在播出時大出圈,飛光的雪中神圖應該會經典詠流傳,帶起一波古裝劇的潮流。但比起美貌,淩穗歲的表演更值得載入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