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今天裡面一件長袖棉衫外面罩了一件輕薄的紅色羊絨毛衣——這是林秋在前天晚上花大力氣在步行街一家店子以成本價買到的,老闆要回北方過年,著急把最後一批衣服清掉,這才讓林秋撿了個便宜。
過年就是要穿的喜慶點,王珊把張桂香織的紅色毛衣也穿上了,王修仁也穿了件棗紅色雞心領毛衣。
還好,他今年一整年都在室內做工,臉沒有曬黑,高高大大的身材穿上這件毛衣顯得柔和不少。
一家三口穿的紅紅火火的張羅著過年。
春節裝飾品還剩下一點點沒賣掉,王修仁帶著王珊把每一扇窗戶上都貼上窗花,門上貼著大紅福字,還在客廳牽了幾根繩子,抱起王珊把小燈籠、小中國結掛在上面。
林秋則拿著從報刊亭帶回來的《中國烹飪》仔細研究,想為晚上的年夜飯增添點新意。
今天燉的那鍋紅燒肉就是上面學的,大名好像叫什麼東坡肉。
王修仁見她全神貫注地盯著雜志看,勸道:“菜已經不少了,不做也夠了!”
畢竟家裡就三個人,也沒有冰箱,四五個菜已經很豐盛了。
林秋把菜在腦海裡過了一遍,想了想,覺得王修仁說的也沒錯,“那我到時候再炒個青菜。”
看著屋外面的太陽,林秋有些心動,“出去晃晃?”
街上人還是挺多的,大部分是本地人,賣煙花鞭炮的攤子上圍了不少大人孩子。
林秋拉著王珊也靠上去,指著一把鋼絲棉煙花問:“老闆,這種怎麼賣?”
鋼絲棉煙花也就是後世所說的仙女棒,前兩年王珊年紀太小,什麼都玩不了,今年大點了,不能讓她光看著別人耍。
“兩毛錢十根!”
“給我來兩塊錢!”
兩塊錢就是一百根,她想讓女兒放個夠。
今年兩人沒少賺錢,家裡現在挺寬裕的,花點錢讓女兒玩的開心也挺樂意的。
“老闆,還有其他花炮嗎?三歲的小孩能玩的?”王修仁也開口問道。
老闆一聽,熱情得很,“摔炮,彩珠筒,電光花都適合!”
“那每樣來兩盒!”
“好嘞!”
老闆樂呵呵地把煙花裝到塑膠袋裡,“一共十五塊!”
十五塊還真不少,要不是今年進賬多,可捨不得這樣花錢。
王修仁豪爽地掏錢,把邊上幾個小朋友羨慕的壞了,湊到一起嘀嘀咕咕:“別人的爸爸好大方啊!我爸爸太小氣了!”
王珊聽到了,驕傲地抬起下巴,拉住王修仁的手,“我爸爸最好了!”
聲音大的讓周圍的成年人忍不住笑了。
林秋也笑出了聲,“你爸爸這次可讓你長臉了。”
王珊不明白長臉是什麼意思,但她還是跟著笑,大大的眼睛彎成了月牙。
三個人沿著馬路繼續閑逛,消食得差不多了才提著煙花回家。
樓道裡充斥著各種誘人的香味,燉肉、炸魚,林秋甚至還聞到了海鮮味。
果然,只要到了過年,家家戶戶那是捨得下血本放到吃吃喝喝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