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亭今天打電話的人還蠻多,畢竟,過節總要給遠方的父母問候一下。
林秋打通了預制廠的電話,不出所料,林庭一大早就在預制廠等著呢。
父女倆互相問了最近的情況,說自己一切都好,不必掛念;王修仁接過電話,寒暄了幾句,讓嶽老子放心;王珊也透過電話叫了聲“外公”。
最後在雙方的依依不捨中結束通話電話。
每逢佳節倍思親!
林秋紅著眼默默走著,王修仁抱著王珊陪在一邊。
到了菜市場,林秋化悲傷為購買欲,燒鵝,大蝦,叉燒,鹵牛肉每樣都來了一斤,要不是王修仁拉住她,她還打算繼續買。考慮到葷素搭配,最後還挑了一把空心菜。
吃飯的時候,林秋回過神來,暗自心疼自己的錢包,而父女倆在一旁吃得頭也不抬。
兩個吃貨!
“發什麼呆呢你!快吃,吃完我們看賽龍舟去!”王修仁剝了一個蝦放到林秋碗裡。
王珊有樣學樣,夾起一塊叉燒顫顫地送過來,“媽媽,快吃!吃肉肉!”
思鄉的情緒在這一刻得到慰藉。
吃過飯,一家三口跟著人群前往河邊觀看扒龍船。
河兩岸早已經是人山人海了。老人們從家裡搬出了靠椅,靜靜地端坐著;婦女們嘰嘰喳喳地討論這次比賽哪支隊伍才是贏家;青年小夥雖然沒有親身參加扒龍船,卻也熱情不減,臉上充滿了歡喜與激動;小孩子們更是興奮,像條泥鰍似的在人群裡鑽來鑽去。
王修仁憑借自己的身板搶佔到一個好位置。他讓林秋扶著護欄站在自己身前,又把王珊架在脖子上,然後才往河中眺望。
河中漂浮著四條美麗的龍舟,舟身狹而長,龍頭高昂精緻,龍嘴下掛著各色龍須,隨風飄揚,極為威風。波浪狀彎曲的龍尾,末端還繪著各色祥雲。
比賽在人們的翹首期盼中終於開始了。青壯年選手們意氣風發,頭上腰上各纏著一束紅布,在耀眼的陽光下熠熠生輝。鼓聲響起,龍舟便如一隻只離弦的箭,在平靜無波的河道上來去如飛。河道兩旁看龍舟的人都在大聲吶喊,有的還把家中的鑼鼓都帶了出來,重重敲打助威,更有好事的年輕人把早已準備的鞭炮掛到樹上點燃。一時間,加油聲、吶喊聲、鑼鼓聲、鞭炮聲交彙在一處,震耳欲聾,響徹長空,回蕩在河面上,久久不散。
鼓手緊貼著龍頭,是龍舟的“靈魂”。只見他雙槌齊下,有節奏地敲擊著鼓面,發出的響聲激昂而振奮人心。龍舟手們在鼓聲的引領下,弓著身子,喊著號子,奮勇劃槳。動作整齊劃一,堅實的肌肉,隨著動作一起一伏,額頭上布滿汗珠,在陽光的照射下,耀眼奪目。站在舟尾的舵手,用龍尾的木漿保持著龍舟的平衡,掌控著龍舟前進的方向。
到了緊張的沖刺階段,一黑一紅兩條龍舟齊頭並進,爭先恐後,河道兩岸的歡呼聲一陣蓋過一陣,待到分出勝負,又是一陣歡呼叫好,中間夾雜著幾聲懊喪的嘆息聲。
林秋和王修仁也是頭一次看到這麼激烈的扒龍舟,跟著周圍的人一起加油吶喊,就連王珊也握緊拳頭,用小奶音加油助威。
比賽完畢後,王修仁領著母女倆不著急走,在一旁觀看醒獅隊的表演。
醒獅踩著鼓點,或撲,或跌,跳躍,翻滾。或搖頭晃腦,憨態可愛;或龍騰虎躍,威風凜凜。
王修仁跟著眾人拍手叫好,林秋也目不轉睛地盯著獅子,生怕錯過一次跳躍,王珊坐在王修仁肩頭,小手抓著他的頭發,小嘴張開,驚奇地看著獅子,就連口水流出來都不知道。
等到表演結束,人流慢慢分散,一家三口還意猶未盡。
“今日可長見識了!”王修仁興致勃勃,嘶啞的聲線阻止不了他的贊嘆,“這扒龍船可真精彩!獅子也耍的好!”
“確實是的!這才是賽龍舟,我們那的沒得這樣這樣的氣勢。”林秋紅著臉,滔滔不絕地分享自己的感受,“這獅子和我們那的也不同,不過耍的真好啊!那個爬雲梯我都怕他們會掉下來。”
“是啊!如果能夠經常看到就好了。”王修仁還沒有過足癮,正準備暢所欲言,突然頭皮一緊。
“啊,珊珊啊,再不鬆手爸爸要被你薅禿了!”王修仁呲著牙咧著嘴,把女兒放下來,摸了摸頭發,摸到一手口水。
“珊珊呀,你是把爸爸的頭發當口水兜了呀!”王修仁哭笑不得。
一把抄起王珊,往前沖,“小壞蛋,叫你幹壞事!你看看爸爸頭上都是你的臭口水!”
王珊一邊咯咯笑著一邊扭來扭去。
林秋也趕緊追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