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紅衣人會不計後果的找到無所謂,以他的孤傲性格必然會和天宮的人起沖突;
三是自己也不想讓師兄師弟知道這件事,以免起誤解;
四是紅衣人的傷需要安心修養,至少三十日才能痊癒,現在千萬少動為好。
紅衣人見幹平常這麼說,也就沒有追著問,想必有他不講的道理。
早飯後,幹平常將紅衣人送往一處安靜的住所安心療養。
又過了一段時間,無所謂和他的夥伴們的能力上升的很快,已經在弟子中嶄露頭角。
這天,和無所謂同一屆幾個班要組織參觀天池對岸的廟宇,同屆的弟子們,早飯後都在院內等著!幾個班的主管老師分別整隊帶到池邊,只見沈知行早已再那裡等候,並安排了一條棗紅色的大船。
由於人太多,被分成兩批運送,第一批過去後有一燭香的功夫,船就返回了,第二批上船往對岸駛去,無所謂所在的班都在第二批。
除了無所謂那次騎龍的偶遇,其他弟子們從未在湖面上停留過。一是天宮有規定不得擅自在湖中戲水;二是這一屆弟子們除了無所謂,目前還沒有這個能耐到湖中央來。
今天能坐上船在湖面上行駛,弟子們都顯得特別高興,三三兩兩的說笑著。
從湖面上欣賞天池周圍的景色那可是美不勝收!船漸漸離岸遠去,天宮彼此起伏的庭院樓閣現露出來,弟子們被這氣勢宏偉的建築所陶醉,流露著自豪的表情!
這是多麼壯觀的城堡啊!再往對岸看去,對岸山上半腰處有一處黃牆紅瓦的寺院,矗立在青松翠柏中間,它和周圍的環境是那麼的協調,遠望過去猶如綠葉襯託下的黃色鮮花,是那麼的讓人心醉!
船很快到了岸,下船後弟子們排好隊順著上山的石階朝著半山的廟宇走去,好象是去朝聖的人群在蜿蜒的山路上前進著。沈知行走在最前面帶路。
寺廟前早有一位執行僧手拿念珠在那裡等候,目光炯炯有神,行家一看就知武功造詣很深,在他身旁站著一位年輕的佛家弟子。
執行僧見到沈知行高頌佛號“阿彌陀佛!”接著說道:“沈施主別來無恙!”沈知行趕忙答道:“很好!很好!多勞大師操心了!現在可以進嗎?”
“可以可以!”執行僧回答道,然後示意身後的弟子將人帶進寺廟,又繼續和沈知行寒暄著什麼。
沈知行對這裡非常熟悉,是因為山下送上來的給養之後,是他在組織分發各個地方,明知軒和這座寺廟的給養都是他供給的物件,所以他和這裡的僧人很熟,有了這層關系談起話來也格外的投機。
這個執行僧法名‘圓覺’是此寺廟方丈圓智的師弟,圓智繼慧遠後已師承五代,是娘娘廟的第五代方丈。
寺廟的僧人不多大概十多個,長期以來都是天山派給提供給養,沈知行也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的,只知道他的前任就是這麼做的,自從他到天山派就是這樣的。
無所謂在隊伍中間已接近寺廟大門,看到大門的正上方一塊黑色木匾刻著“娘娘廟”三個金色大字,大門兩旁的牆上各掛著兩個黑色木牌,燙金的字型刻在上面,原來是一幅對聯。
上聯寫:西王聖母保四方平安;下聯寫:達摩祖師除八面妖魔。
人陸續進了娘娘廟,見到正殿上供奉著西王母娘娘塑像,雙手抱懷端坐中央慈祥和睦,兩旁分別站著兩位伺女手打芭蕉大扇站立兩旁,經過的人都對著塑像行了禮!
從兩旁的走道穿過大殿,是一個挺大的院子,院子中間擺放著一個古銅色的圓形香爐,香爐奇大,人只有跳起才能將香燭插到裡面,不過離它不遠的地方有一鼎長方形的香爐,這到可以供平常人上香。
再往裡面走是中殿,供奉著一個紮髯出家人,威嚴之中透著慈祥,無所謂走著看著心想:原來這就是達摩祖師的塑像,為什麼在一座廟裡供奉著兩個神仙呢?
相傳達摩祖師到西域仙遊走到了天池,覺得這裡的景色如畫如仙境一般,便在這裡停留數年,經常下山以講經渡化凡人,後來為了紀念他,將他供奉於此!)
再往後走便是僧侶們的住所,有一紅衣人在院內休閑渡步,無所謂一眼認出了他,這不是前幾天負傷的那個紅衣人嗎?他怎麼在這裡?無所謂暗噌道。
那紅衣人見這麼多孩子來到這裡,彷彿和自己一點關系都沒有,只是來回的散步,當無所謂隨著隊伍走到這裡經過的時候,紅衣人猛然間回頭,從他的眼神中看好象要尋找什麼一樣,劍眉微鎖。
這時,無所謂的目光正好和他對上,無所謂趕緊避開了!心裡道:看得出來紅衣人身體恢複的不錯!心裡也就塌實了,並且帶著幾分自豪!
紅衣人的目光始終跟著無所謂,直到無所謂隨著隊伍離開了後院。剛才紅衣人突然感覺到,救他的人就在隊伍中,然而自己並不知道是誰,和無所謂眼光一觸覺得就是他,可是畢竟是感覺,終究沒有開口。
紅衣人怎麼到的這裡?當然是幹平常將他送過來的,這裡是養傷的好地方,無人打擾!那天幹平常把他送過來的時候,向方丈圓智說明情況,圓智將紅衣人留下養傷。
幹平常和圓智交情深厚,兩人對武學的看法頗為相近,經常交流。所以,見是幹平常帶來的人,自然放心得下!紅衣人已在這裡住了十五天,傷基本痊癒。正是:
歸途巧遇紅衣人,
冷靜處置不疑問。
神功化解體內毒,
救死扶傷菩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