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到了去外婆家這天,他們一早起來準備好之後就開始出發。
去外婆家也沒做什麼,用媽媽的話來說就是換個地方吃喝拉撒,只是更加舒適而已。臨走前媽媽不放心他們還千叮嚀萬囑咐務必要勤快一點,別太懶被嫌棄。奶奶竟也在旁邊說,司如聽得不耐煩。
從前世到現在她都不明白為什麼媽媽他們一直認為他們去了外婆家會只顧吃喝玩樂懶惰,可真相是他們都是比在家還要勤快。
她甚至勤快的砍柴燒火煮飯,司新幾個也都是洗碗掃地,只除了把外婆家的糖果吃得有點多其他都表現良好。
去外婆家司如就覺得身心舒暢,比在家還要舒服,關鍵是做事情都是心甘情願的。司如他們幾個到外婆家的時候已經是下午,跟他們一起去的還有大姨家的兩個孩子,總共是七個,一幫人。他們一放下東西就幫著做飯洗菜,好一番忙碌後開始吃飯。
吃飯時候邊吃邊看電視。外婆外公愛看的電視劇無非就《西遊記》、戰爭片還有聽山歌。
司如從小在外婆家耳濡目染也喜歡聽山歌,不過她不會唱,只是喜歡聽。外婆家以前有很多唱山歌的碟片,有劇情有山歌。就是那種說一會唱一會,大部分都在唱歌的碟子。她記得小時候聽得最後的就是一個瞎子唱的歌,男生,總是戴著一個黑眼睛,杵著一根竹柺棍。還有就是一個矮子,也是男生,和瞎子不同的是他是邊演邊唱歌,瞎子就只是站在一處,或是花叢邊,或是大樹下,或是青草幽幽的河邊。兩個人相比司如更喜歡瞎子,他的歌聲好聽,很幹淨清脆,何況雖然瞎但是人長得好看,氣質也是司如喜歡的,溫潤如玉,翩翩公子。
女歌手倒是很多,她記不得名字,唱唱跳跳的有,邊演邊唱的也有,在司如印象中好像只有經常和瞎子和著對唱的一個總是穿紅衣的女孩唱得好一些,可能是因為愛屋及烏的原因。
可惜的時候後來她都沒有再聽過他們,也沒有再看到他們的作品。唱山歌並不是很流行,甚至只有少部分。後來網際網路越來越發達,可是她在網上卻是收不到山歌的作品,也就沒再知道他們的發展。
下午趁著煮飯的時候她去翻櫃子裡的碟子,以前看的很多都不在,只找到《劉三姐》。司如以前看過很多山歌影片,關於婆媳的,關於善惡有報的,關於夫妻恩愛的,關於兄弟姐妹的,關於孝道的,很多很多。重生之後有種懷舊的感情在裡邊她看得更加起勁,小時候只要有人地了山歌碟片就會一家傳著一家的放,司如有機會就會放來看。
吃完飯,外婆家拿著盤子裝有葵花、花生、橘子、橙子、蘋果還有幾盒她們帶來的牛奶給他們吃,舅舅又抱著四五根甘蔗放在他們旁邊隨便他們吃,吃完還有。司如幾個沒害羞拘束,想吃什麼就吃。
司如覺得每次他們一去外婆家,外婆家的好東西就得遭殃,沒去的時候外婆家水果一大堆,瓜子一大包。他們一去簡直就是蝗蟲過境,一通全吃光。爸爸媽媽對他們幾個無話可說,外婆外公和舅舅慣著他們。所幸他們還有一點良知知道懂事勤快,幫忙做事。
在外婆家呆了幾天,和外婆過完生日後他們就回來了,回來就準備著過年。
自從那天司如在杜若的點贊欄上看到夏苑之後她就開始留心,她剛剛發現其實在那之後杜若的每一個說說她都有點贊,司如安慰自己也許只是認識,並不熟。不過這個安慰很快在她看到他們兩人有互相評論之後就不管用了。
她不知道他們這詞時怎麼認識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熟的,她只知道當她有這個認知的時候只感覺到一片冷意。她自嘲,是了,前世這麼喜歡的人怎麼會見面之後毫無反應呢,人怎麼會變得這麼快呢,可偏偏人就能變得這麼快。
她費了好幾天才把心中的猜疑、氣悶、煩躁、恐懼壓下去,她不想在過年有什麼不開心的事,她不想在這個應該開心的時候。
她還會時不時記得翻開手機,翻開動態,看到他們兩個人每天評來評去,她壓抑得更厲害。他們是這麼坦蕩顯得她的心思是這麼卑鄙可笑無理,她就像一個小人,每天猜疑來猜忌去,弄得自己滿身衰氣。
這也給司如一個當頭棒,被打得很疼,也被打醒了。可笑她一直說她不覺得她和杜若有未來,可是她還是期待的,期待會有一個一生一世的愛情,會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這件事情一出現司如就知道,她和杜若總有一天會因為這件事漸漸走遠,她放不下夏苑,他也放不下夏苑,兩人都有不同的放不下,是一組矛盾。
杜若後來找她聊天的時候她變現得若無其事,矛盾已經存在,她等的只是□□,或許她在為□□的出現創造條件。她還是很作的人,這麼久以來還是改變不了她的特性,她還是會把杜若推離她。
想要安心過年其實只是司如的一個妄想,每年都會盼星星盼月亮盼過年,過年即高興同時也是淡淡的悲傷。
農歷三十,三十晚這天才是過年的重點戲。司如一早起來就看到爸爸正拿著樓梯放在窗戶上,伸手撕下舊春聯。原本應該是幾天前完成的事,不過這幾天大家都忙,或者說都是一家人,骨子裡不僅有惰性還有拖延症,今天最後一天在迫不得已把事情全做完。
司蘭幫忙著撕完,又幫著貼好之後才開始吃午飯。午飯一吃,可以有兩三個小時的休息時間,然後就開始忙碌起來。
每年不變不間斷的燉雞肉是主菜,然後就是臘肉配、涼拌、燒菜等配菜。爸爸司濤負責雞肉,司蘭幫著燒水。司新在洗胡蘿蔔,是要和雞肉一起煮的。奶奶在熬豬肉骨頭,讓司麗洗白蘿蔔跟著一起熬。司如和媽媽就負責摘菜,燒菜等配菜。
媽媽讓她到園子裡最角的地方挖魚腥草。魚腥草是學名,在他們那叫折耳根。雖然有魚字但是司如聞不到嘗不到半點魚味,折耳根是她最喜歡的涼拌菜之一。一般這個時間是沒有的,但是之前媽媽把它從山上挖出來,埋在園子的土裡,這其實比冰箱的儲存功能還要好,仍是原汁原味原新鮮。司如把它洗好,又去拔一個白蘿蔔洗好,在分別把折耳根切成大約一厘米長短,然後再把白蘿蔔切成絲。
要說司如師從媽媽以來學的最好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切功了。她切的片和絲都比其他人要好上一些,是她引以為傲的技能。
司如都切好之後又去舀了一碗糟辣椒,然後叫媽媽過來。媽媽拿來一個大碗,把胡蘿蔔絲和折耳根糟辣椒全倒進去,放鹽、醬油、醋,之後再攪拌均勻涼拌菜就成了。接著再媽媽燒菜的時候給她打打下手,中間沒事還可以玩會。一切有序進行,下午五點的時候差不多準備就緒。
奶奶準備好一些肉,酒,拿著碗、香、燭、爆竹去土地廟供奉。土地廟就在銀杏樹下,離她家直徑大約兩百米的位置。
爸爸負責在家供奉祖宗,擺好之後再放爆竹就可以開飯了。今年大姨家竟做了小米渣,下午的時候讓表妹端了兩碗過來。司如高興得不行,這些東西她現在經常可以吃到,但是以後機會就很少了,如果你常年在外那你是很可能找不到這道菜的。
爸爸拿錢讓他們買飲料,司濤和司蘭去用麻袋揹回來一大袋,爸爸說今年夠他們吃喝了。買的種類還挺豐富,水晶葡萄、可樂、雪碧、果粒橙、營養快線。司如樂呵呵的一手拿著營養快線一手拿著果粒橙,今年可以隨便喝。
晚飯吃完爸爸媽媽就被叫去別人家玩,弟弟也出去,就只剩下幾個人在家鬥地主。在爐子邊擺著一盤的葵花、花生、糖、水果,還放著飲料碗裡倒一些,邊打邊吃喝好不享受。晚上天一黑,放煙花的聲音就開始響起。
“嘰···嘣!嘰···嘣!嘰···嘣!嘣!嘣!”從地面沖上天空,在夜空中綻開絢爛光亮,紅色、綠色、藍色、紫色、橙色無數種光芒想成無數多鮮豔絢爛的花朵,停留的時候只有兩三秒,然後精彩落幕。
每天司如都很喜歡聽到聲音就跑出來,然後看到最後一顆煙花盛開滑落。滿心歡喜地跑出來,可奇怪的是看的時候心裡卻是一片平靜,她沒有去想,就只是看著那些升在空中的五彩繽紛的顏色。
第一次知道煙花代表短暫的美麗,第一次知道煙花可以用稍縱即逝這個略帶悲傷的詞是在課本上。她從小看煙花,每次想到能看煙花就會激動會高興,但從未想到她可以和悲傷聯系在一起,她覺得不喜歡,它根本就不知道什麼事悲傷,也不知道快樂,就是這麼平靜的綻放一次,無悲無喜。
看完煙花,沒有等到下家放,她就先回去坐。她給杜若發了個新年快樂的祝福,杜若沒有回。在她第四次跑出去看完煙花回來之後才看到他回過來,新年快樂!
司如高興,問他在做什麼,得知他在和家人打牌之後就沒再發過去了。
睡覺之前翻開手機,發現大家都在發過去一年的總結及新年願景,司如沒想到這個。她想了想,這一年異於往年的事就是和杜若交往,她沒有遺憾。新的一年她的希望,思考許久之後,在睡之前她默默在心裡說出了兩個願望。
第一個願望希望家人朋友一切都好,平平安安,開開心心。第二個願望希望杜若開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