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和杜若相處細細算來也就只有兩次,一次就是車站那次,另一次是她快死的時候。車站那次他送她,死的那次也是他送她。
司如上一世是死於車禍。她從小就怕車,過馬路的時候都是小心加小心的。有時候和朋友一起走她們都會對她很無語,明明車還離她們那麼遠她偏要等車先過去。雖然她們常跟她說車是怕人的,看到有人它會停下來的,但是司如並不相信,因為好幾次在過紅綠燈時車從對面過來,速度根本就沒減。小心翼翼了大半輩子,謹慎了大半輩子,還是以最害怕的方式死了。
被撞的時候沒感覺,只知道身體在不聽使喚向後仰去,腦袋一片空白。倒下後疼痛才會湧上來,特別疼,眼淚一下子就留下來了,渾身都在疼。周圍的一片混亂嘈雜她沒空注意,就只有一個字痛,然後就是一片渾沌。耳邊尖銳的說話聲和喇叭聲讓她想起自己是被車撞了,好像還很厲害的。除了恐懼她還有一絲的快感和解脫,她知道是她扭曲詭異的心理在作怪。
她的思想一直挺極端的,只是她一直都懂得控制,想是想但是理智還在。從小她就有一個特別扭曲的想法,在她被罵的時候,在媽媽堅決和爸爸離婚離開她們的時候,在她走投無路的時候,在她感到特別孤獨的時候,她都會想,如果···她死了會怎樣呢?媽媽會不會感到愧疚和後悔?會不會有人記得她?會不會所有痛苦都不在了呢?每次她都會控制,可這一次她出奇的不想再控制。
會有人因為她的死而傷心嗎?她的家人吧,她捨不得他們傷心,不希望他們傷心。還有朋友呢?她也捨不得,她是喜歡朋友的。還有誰呢?還能想到誰呢?還有杜若。如果她有預知能力就好了,那她就可以像小說中一樣在車禍前給他發一條簡訊。不過大概他不會看,還有可能收不到。想想還是覺得不妥,她提前預知的時間應該更早些,那樣她就可以知道他有沒有結婚,或是有沒有女朋友。這樣在接到她的資訊時才不會給他造成困擾。
人在知道自己快死的時候膽子是特別大的,什麼都不會顧忌的,所以她遵從自己的意願打電話給他。多年沒聯系,他結束通話她電話的條件反射減弱了,也有可能是根本不記得了,反正他接了電話,最後還來見她了。
多年沒見,他除了眉目間多了幾許滄桑,眼裡多了幾分憂鬱其他倒是沒怎麼變化。人是到了,可滿腔的話卻說不出口,說什麼都不大合適。他們僅有的相處從來都是這樣,不過她還是很開心,特別高興,見到他了。
“想吃什麼?”走在路上杜若突然問,這會兒路邊的店人都不算多,去哪都可以。司如一愣,隨後看向那些店,覺得很迷茫,她真不知道要吃什麼好。“都···可以吧。”司如道。
杜若想了想對司如道:“走,我帶你去一家店。”說完邁步往前走,司如急忙跟在後面。過來街角再往前直走一百米左右在一家店前停下。司如抬頭看了眼這家店,賣水餃的。
杜若走進店裡,轉身看到司如還在發愣叫了她一聲,司如才回過了神走進去。兩人點了兩份水餃,在空位上坐下。
店裡除了他們就只有兩個客人,剛一坐下那兩個人就吃好了。起身付了錢就走了,只剩下他們兩個。司如坐在杜若旁邊表面很淡定,其實內心很緊張。而且從坐下兩人就沒說話,她一時也找不到話說。這時候她就特別想念她的手機了。沒有話說可以低頭玩手機,氣氛也不會太尷尬。轉頭看向杜若,杜若可能也在想要聊什麼,看著看著她就突然覺得好想笑,一個沒忍住就笑了出來。
“你笑什麼?”杜若一臉迷茫。司如含笑不語,搖搖頭,她也不知道笑什麼,反正就是想笑,看到他就很開心,很開心就很想笑。杜若還想再說什麼水餃就來了。司如拿著筷子心裡默默祈禱別在杜若面前出醜。她記得在大學的時候,她和學姐一起去吃水餃。當時水餃一上來她拿起辣椒就往裡倒,學姐當時還很佩服她能吃辣。那時候她也很驕傲自己很能吃辣的。可是當吃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眼淚直流,沒覺得辣,可是眼淚就是忍不住流出來。學姐看到也嚇了一跳,忙給她遞紙巾。那次簡直是丟臉丟到家了,一邊吃一邊擦眼淚,吃完淚眼汪汪的。
一邊慢慢的吃一邊注意眼睛有沒有想流淚的感覺,只顧著低頭小心翼翼地吃餃子,沒空注意杜若。直到吃完才鬆了口氣,所幸只流了些汗,沒流眼淚。要是吃完餃子還淚眼婆娑的,司如想她可以去死了。
“吃完想去哪?”杜若問司如。司如想了想,猶豫了下,“要不,去奶茶店坐坐?”
去奶茶店坐坐,是司如一直想要做的事情。從電視上,小說上經常會有在奶茶店坐坐的情節,朋友幾個坐在奶茶店裡,喝著奶茶聊著天。前世她從高中想到大學,從大學想到生命的結束,她一次都沒有去過。不是沒有時間,相反時間和機會特別多,但是她一直沒去。大學的時候和一個室友說好一起去,結果從開學到期末再到開學,一直都沒去成。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好啊,那走吧。”杜若起身。他們付了錢,就往附近的奶茶店走去。杜若走在前面,司如緊跟在後面,杜若突然停下來,她忙也跟著停下,疑惑地看向他。
“怎麼了?”司如不解地問。
杜若轉身走到她旁邊,說:“沒事,一起走吧。”說完和司如並排走著。司如一開始一頭霧水,不明白他的意思。過了會她才恍然大悟,是因為她一直走在他後面,所以想並排走。開心的同時又讓她想起了大學的一個室友,就是和她約著一起去奶茶店的室友。
前世她在朋友面前是很安靜的,兩個人的時候她會怕氣氛尷尬會想辦法找話聊,人多的時候她就很少說話了。漸漸地,她就成了旁聽者,朋友在聊她聽著,想插進去但是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什麼話來。剛開始會沮喪,感覺自己和他們格格不入,後來她慢慢變了。她不再注意他們在聊什麼,而是沉迷於自我想象中,換句話說她喜歡上了發呆。
發呆是會成癮的,後來她寧願發呆,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也不大想和朋友聊天。漸漸地,她不再在意是不是和朋友並排,而是喜歡一個人走在後面。再後來,當她發現朋友已經會忘記她跟在後面而丟下她的時候,她喜歡上了一個獨行。
而大學的那個室友,會經常做和杜若一樣的舉動。當她聊著聊著發現司如落後時會拉著她,會特意跟她說話,讓她學會融入圈裡。她是一個古靈精怪的女生,和她在一起永遠不缺話題,和她在一起讓她又重新變開朗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