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無奈降曹
第十一章無奈降曹
不過趙興自己也損傷慘重,所剩能戰之士只有三百餘人,重傷計程車兵無從治療,只能等他們死亡後掩埋。從某種意義上講,不得不拋棄重傷兵這件事要比屠殺俘虜更讓趙興痛心。
趙興只掩埋了自己將士的遺體,至於吳軍的屍體則留給朱然的追兵,他又讓部下回收了當初扔在戰場上的糧食,能帶走的盡量帶走,不能帶走的放火燒掉。
火堆之前,趙興面對著剩下的三百將士。
“這場仗打得十分慘烈,我們漢軍上千同胞喪命於此。不過這些死去的弟兄,都是大漢一等一的好漢,而活下來的這些,也都是勇士中的勇士。孫權絕對想不到,我們以僅僅兩千人的代價,打掉了他兩萬吳軍。夷陵之戰,你們要居首功!”
趙興一番話說完,士兵們盡其一片助威之聲。盡管死了很多弟兄,但趙興每場仗必然制定完備的計劃,在戰場上身先士卒,斬孫桓,殺陸遜,退潘璋,趙興一直和士卒站在一起。趙興體恤士卒,讓這些士卒對趙興也有了感情。
“雖然耽誤了些時間,但如今最大的追擊者潘璋已經被我們打跑了,從現在起,大家連夜行進,爭取三百將士全部回到巴蜀!”
“嗷!”
之前,趙興以大部分士兵陣亡的代價,換取了吳軍潘璋部七千將士的性命。江北最大的追兵已經無力再追,入川大計幾乎可成。
然而僅三天之後,事實又給趙興潑了噴冷水。
遠遠地,從長江岸邊一直向北,吳軍的大營一個接著一個,像一條封鎖線一樣,將趙興和他的將士們擋在了西歸的道路前。
“終究沒有跑過吳軍的戰船麼?”趙興無奈地嘆了口氣,看來吳軍的水軍行動十分迅速,已經逆流而上將大量吳軍運了過來。
“只要有老大在的話,就算是這樣的封鎖線,我們也能突破。”範強說道。
“不行,吳軍已經到了這裡,數量誰也不知道。只要有一條封鎖線已經結成,就意味著後面還可能有第二條,第三條。我們僅有三百人,還要背輜重,強沖這些封鎖線也很可能是白送性命。大丈夫死則死矣,但沒必要去做這種沒有必要的犧牲。”
就這樣,趙興止住了部眾的腳步,隱匿起來。趙興獨自從樹林中穿。當天,趙興直到很晚才回到部眾身邊,讓部眾偃旗息鼓,不許生明火,就這樣在東吳的封鎖線前隱藏起來。
“我大約看了一下那些大營,估計是有五千人在攔截,守將大旗上有個韓字,依我猜測多半是韓當。以我們三百人,從他手裡沖過去實在太難了,看來入川的事已經不可行了。”
毫不隱晦,趙興對將士們說出了實情。聽到趙興的話,將士們多有些沮喪,但卻沒有一人說要投降。
“嗨,東吳為了我們這三百人,至於用這麼多人看守嗎?”張達氣憤道。
“本來倒不至於,但誰讓我擰斷了他們大都督的脖子?”趙興苦笑道。“被敵將深入腹地,反被詐降使主將被殺,又以不到兩千人大破潘璋所部,將潘璋中創,這事本來已經讓那孫權老兒顏面掃地了,如果再被我活著逃了出去,他孫權直接找根繩子上吊得了。”
說到這裡,士兵又是發出一陣笑聲,沒錯,趙興之前一仗,不但為關羽報了仇,還打出了季漢的威嚴。在絕境中有如此膽略,臨陣不懼,又能奮勇作戰,實在值得稱道。但趙興立下的赫赫戰功卻不能改變他們現在的處境,東吳的重圍擺在他們眼前,而後面說不定什麼時候會有追兵來到。
“範強,士兵們背的糧食還夠多久?”
“最多也只能吃半個月。”
“半個月……”趙興嘆了口氣,說道。“我們現在接近秭歸,這點時間陛下不可能會派兵支援我們,那樣反而會使支援我們計程車兵陷入危險,東吳也不會因為半個月而放棄對我們的圍追堵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