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衡點了點頭,“秋闈中舉後,有四種比較常見的備考方式。
第一種,便是去京城的會館。各地在京城設有眾多會館,專為同鄉學子、商旅提供食宿等便利。中舉士子可憑籍貫入住相應會館。一方面,會館環境相對安靜,有獨立房間供專心讀書,且飲食起居有專人照料,能讓士子全身心投入備考。
另一方面,同省或同府的舉子們彙聚於此,可相互交流切磋學問、分享備考資料和心得,瞭解不同見解和學習方法。
此外,會館常能得到同鄉官員、富商資助,可能會舉辦一些講座,邀請學界名人、官場前輩傳授經驗、講解時事熱點,幫助士子拓寬視野、把握考試方向。
不好之處便是,或許會被富商或者某些官員蓄意拉攏,還有另一種肯定便是,亂花迷人眼,人太多,不利於專心備考。”
蕭凜與蘇慕寒二人聽得連連點頭,而蕭家其他兄弟們則是想著,他們是不是太多餘了?
見此,杜衡接著又說道:“第二種便是京城的書院了。
京城書院彙聚了豐富教育資源,有學識淵博的名師講學授課。這些名師熟悉科舉考試規則和要求,能精準把握命題趨勢,給予士子針對性指導,如剖析經典著作、傳授寫作技巧等。
書院藏書豐富,經史子集、歷代文集、科考範文等資料一應俱全,士子無需四處蒐集資料,在書院內就能查閱大量珍貴書籍,為備考提供充足知識儲備。
而且,書院有濃厚學習氛圍,士子們每天按時上課、研討、自習,置身其中,能形成良好學習習慣,保持備考狀態。
除了束脩費用昂貴,書院絕對是最優選擇。”
這自是針對蘇慕寒說的,他與阿雪都沒有這方面的煩惱。若說借他銀子,這人當多少年官也不一定還得清……所以,他感覺蘇慕寒應該是不會選擇書院這一條。
然而,還未等蘇慕寒回答,蕭凜就問道:“可還有其他的?”
杜衡點頭,“第三種便是寺廟道觀了,京城周邊或城內一些寺廟道觀環境清幽寧靜,遠離塵世喧囂和市井幹擾,能讓士子內心平靜,專注於備考。
寺廟道觀的生活作息規律,早課、晚課等活動有助於士子養成良好時間管理習慣,合理安排學習時間。
此外,僧人、道士多有學識淵博者,他們雖身處方外,但對經史子集、儒釋道經典也有深刻見解,士子可與之交流探討,從不同角度理解經典、感悟人生,為文章增添獨特思想內涵。
第四種便是租住了,與三兩友人一同租住,可以根據自身學習習慣和節奏自由安排學習計劃,無需受他人幹擾。”
蕭凜聽此,連忙抱拳打趣道:“不愧是官家貴公子,懂的就是多!”
杜衡也是有點兒顯擺的意思,所以才說得這般全的,聽少年還打趣自己,只佯裝不在意的說道:“那你二人,心中可有想法了?”
蘇慕寒原本是打算在家自學的,可應了少年的邀,想著能去京城自是更好。如今,又聽杜衡說了這好幾種備考方式,當下就傾向於去會館了。
家境並不優渥的他,其實比起許多更偏遠一些的考生來說,條件還是要好上許多的,只是無法隨心所欲就是了。
蕭凜仔細思索良久,才開口說道:“按道理應是去書院的,但京城的書院,若沒有一定的身份地位肯定不好進,阿衡,你若是有條件,還是進書院比較好。我與慕寒,還是比較適合會館吧?”
杜衡微微抿唇,以他的身份,若是想進書院,自是不難的,可,若是不與少年在一處,他又有些不捨。
於是,直接問道:“若可以進書院,你們去是不去?”
蕭凜挑眉,“你想求你祖父?那樣是不是太麻煩你了?”
杜衡點頭,“無妨,有祖父的舉薦信,入書院自是更容易一些的,不過,也可能不成,總之,先問下你二人的意見。”
蘇慕寒微微蹙眉,剛想說你們二人去書院,我去會館即可,就聽少年說道:“若成,那自然是咱們三人一同去書院了!”
說罷,就對著蘇慕寒道:“慕寒,我早就想要你幾副墨寶了,不如,書院的束脩我出,你往後,每年贈我一副墨寶如何?若你日後做了大官,想來那些墨寶定是會成為無價之寶!”
蘇慕寒先是一愣,緊接著,那張原本平靜如水的面龐之上,宛如被春風拂過一般,輕輕地蕩漾起了一抹淺淺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