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討論
六月二十日,二人換上了從書院買的統一服裝,就直接入學了。
之前也說了,蕭凜就是想進書院玩兒的。主要是他在華國的時候,學習一般,也沒什麼資源條件上好點兒的大學,後來在學校的推薦下,去了個二本的美院,學了遊戲設計的專業。
如今在這個世界,家裡有錢,有條件,且自己也是個一心想改變自己奇怪命運的人,所以,在家裡捲到現在,也該出來驗證驗證自己的學習成果了。
一開始,蕭凜想一口吃成個胖子,卻發現好多字不太認識,也不太會寫。後來發現,這字也就是古代常用的繁體字,不從基礎學起,就容易被現代所學的知識影響。
所以後來,他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從幼兒園水平開始學起了,且盡量說話不帶現代口音。
好在,失憶了三年,讓他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不然若是一來就三歲,恐怕有些東西就固定死了。
天澤的書院與華國的,其實大同小異。華國的學校,不就是由書院演變而來的麼?
只是,書院更難進一些罷了,平民百姓,若不是家中富裕,想習字都難,更別說進書院了。
進入書院的第一日,沒有課,是一個由山長主持,各位老師們依次發言的新生入學儀式。
書院很大,根據來的時間不同,所學的內容不同,分了許多班級。當然,這裡不叫班級,只是蕭凜在心裡都是這般給自己翻譯的。
實際這裡的班級通常被稱為“齋”或“舍”。每個齋或舍都有自己的名稱和特點,例如“明經齋”、“進士齋”、“博學齋”等等。
齋或舍的名稱通常與書院的教育理念和培養目標有關,例如“明經齋”可能是專門培養學生研讀儒家經典的地方,而“進士齋”則可能是為了培養學生參加科舉考試而設立的。
總之,蕭凜之後還是會用華國語表述就是了。
這次新來一共三十位新生。科考的小半,不科考的大半,十歲到二十歲之間不等。
入學儀式結束以後,三十個新生都被分去了明經齋。
科考與不科考的人學的東西其實都是一樣的,只是之後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子們的才華與天賦逐漸展現,好的苗子,就會按情況被調去進士齋重點培養。
這裡得提一下,如果天賦特別好,但因著沒有名額的學生,書院或許會看情況給予書院名額,這也是蕭凜後來才知曉的。
入學儀式結束,就到中午了。新學生會由郭先生帶著去書院的食堂吃飯。
然後,一整個下午就全是遊覽和熟悉書院,以及領取了之後要學習的書籍。
“凜兒,來書院的感覺,真不錯,每到一處,就能看見大家都在用心學習!”蕭墨風以手掩唇,輕輕說道。
蕭凜也笑著點頭道:“確實,三哥,多接觸接觸正常的同窗,還是很好的。”
蕭墨風聽出他是在打趣自己,也笑著搖搖頭,心說現在剛來他們都很正常,我就怕他們跟你待久了就也不正常了…!
三十人中,本地的大半,說是本地,但有好些家也不在附近,所以只能住寮,也就是寢室。
如果蕭凜性別男,他肯定就住寮了,室友情還是與普通同學情不一樣的。
可惜他是雙兒。
嗯,該死的雙兒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