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起源
江櫟上了學以後,越來越優秀了,不僅學習好,性格方面也是十分開朗的。
而江鋮就成了反面教材,父母總是對他說:“多學學你哥哥,你不要總是貪玩了。”
每每聽到這番話,一開始江鋮是會聽的,不過後來他就不聽了,一來是他開始長大了,二來就是對哥哥越來越不順眼了。
自從覺得哥哥討厭自己了以後,他就總感覺哥哥對他是有針對性的。因為有色眼鏡的看待,江鋮討厭死江櫟了。
不過這還不至於他想刀了哥哥,雖然雙方不見面不說話,但總體來說,他們相處的還是挺好的。
不接觸就沒有矛盾,不說話也就不會有爭執。
父母很忙,是不會知道他們的關系逐漸的在疏遠。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江鋮上了初中以後。
江鋮剛上初中的時候,江櫟也正好剛上高中。他們兩個的學校挨的很近,就隔著一條街而已,江櫟中午出校門陪大家吃飯什麼的,就會路過他的學校。
相比起高中來說,初中算是輕松的了,江鋮晚上都會回家,而他上了高中以後,就開始住校了,兩個人其實一竿子挨不著的。
至於是怎麼又聯系起來的,主要還是父母的原因,父母一直忙於工作,根本就沒有看出來他們兩個關系的好壞。
母親常常在江鋮耳邊說多學學你哥怎麼怎麼樣,正處於叛逆期的江鋮自然是不爽的,但他也不敢沖父母發火,於是怒氣值都給了江櫟,當然,他並沒有去找江櫟打一架。
江櫟上了高中以後更加的沉默了起來,因為班裡的同學,看起來都不太好惹,每個人都長著一張“內卷”臉。
母親也找他談過話,說讓他多管管江鋮,江櫟認為江鋮不需要管,做什麼都需要他自己承擔才行,然後他的話得到了母親的反駁,於是江櫟只好表示自己會管他的。
江鋮處於叛逆期期間,會不會聽話還不一定,不過江櫟多少可以盯著他一點,不讓他做出很過分的事情來。
為了更好的看管江鋮,江櫟也開始走讀了,晚上會有保姆給他們做飯,早上也是,飲食方面並沒有什麼好注意的,也不需要他去照顧江鋮。
唯一要照顧的,大概就是江鋮的學習了吧。
江鋮的老師給父母打過電話,說他的成績非常不好,父母便囑咐江櫟多給弟弟看看試題,鞏固鞏固功課什麼的。
說實話,江櫟也是好奇江鋮能學成什麼樣子,所以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答應了下來。
“你把作業拿出來,我看看。”江櫟剛回來,就對江鋮說。
江鋮在他回來之前已經被父母說了一頓,現在正生氣呢,而他上趕著湊他面前了,江鋮本來看他就不爽,現在聽他這麼一問,肯定就更不樂意了。
他發脾氣道:“憑什麼?”
“憑爸媽讓我多盯著你點,拿出來快點。”江櫟把書包放下,向他攤開了手。
江鋮越看越生氣,他一下把江櫟的手拍點了,冷著臉說:“你他媽少管我,你以為你是誰!”
“是你哥。”江櫟並沒有被他的話語激怒,而是淡淡的說道。“還有,不要說髒話。”
“有病,誰認你當哥了。”江鋮嘖了一聲,說完頭也不回的回了自己的房間。
江櫟看了他房間一眼,最後還是沒有選擇進去找他,反正找了也是挨罵,他才不去呢。可能江鋮是真的開始叛逆期了,老是動不動就發火,尤其是對著江櫟,他不罵幾句好像受不了一樣。
但是江櫟不可能不管他,畢竟是自己的弟弟,雖然說讓他很心煩很無語,但那也是他弟弟,不是別人,所以說,要管的。
其實他的脾氣也算不上好,但是跟江鋮這種小屁孩,他還真不怎麼願意計較,嫌煩。
等到了高一下學期,江櫟才察覺到,或許江鋮已經不算小了,甚至知道很多東西,不能在把他當小孩子看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