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曉爺在臨死之前,還將太陽系的戴森球設計圖紙流傳了下來。
只不過因為曉爺當時已經離開人間,這戴森球工程雖然被啟用,但是在這五十多年的時間內卻遲遲沒有任何的進展。
因此,人類更加的崇拜起了無所不能的曉爺。
林曉跟在隊伍之中,聽著導遊激動的講述著自己未來的豐功偉績,心裡說不出的感覺。
他感覺自己無論如何也做不出如此成績,因為他的水平他自己是知道的。
在在簡單判斷過後,他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在未來,我肯定是獲得了外掛!外掛可能就是副腦,在我腦海中響起的那個聲音,讓我未來的道路變成了一個極其偉大的人。”
如此猜測,一切都合理起來。
…………
觀光完畢,林曉跟著眾人重新登上了旅遊艦。
現在的他,是有另一個身份的。
他的名字叫張曉,是一位剛從火星龍華區第二學院畢業大學生。
系統給他安排的這個身份是父母雙亡,對外也沒有什麼朋友,這倒是讓林曉不用去處理那複雜的人際關係。
飛船啟動,帶著這一群人前往火星龍華區。
一個小時後。
林曉站在了龍華區的地面上。
火星是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所以人類在火星上建立了大大小小15個區。
其中“初號區”是曉爺建立的,參觀的那個博物館也正是在“初號區”。
剩下的14個區,分別是由後來先後登入火星的十四個國家建立。
每一個區都很巨大,跟一個城市一般大小,上面用特殊材料光罩籠罩著。
除了這15個區之外,火星的其他地方,再不就是工廠,再不就是荒無人煙的寒冷戈壁。
火星上的文明,只存在於光罩之中。
按照系統給的資訊,林曉順利的尋找到了自己的住處。
一棟小樓之中,一間二十多平米的小屋子。
隨著人類移民潮的開始,火星的土地也變得非常珍貴。
能夠擁有一間二十多平米的屋子,都還是有政府的幫扶的結果。
回到家後,林曉仔細的打量了一下住處。
雖然空間小,裝置卻十分齊全,基本上都是一物多功能。
房間裡的裝置,也全都是自動化的,懶人福音。
林曉簡單的熟悉了一下環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現在還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去了解未來發生的大事情。
緊接著,林曉開啟了手機,連線上了網路。
在飛船上的時候,林曉就已經學會了用這個時代的手機,跟二百年前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