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目瞪口呆之餘,連忙讓玉奴奴減速,降低被這頭猛獸發現的機率,聖甲蟲頓時進入潛伏追蹤狀態,
這條巨龍一般的怪物身強力大,聖甲蟲已然是數十米方圓的怪物,可是與巨龍相比,就好像是小孩子的玩具一般,如果被巨龍發現聖甲蟲的蹤跡,當做食物吞掉,那可就萬事大吉了!
更可怕的是巨龍如果智力過人,將這只甲蟲刨開來玩耍,秦朗和陸千裡恐怕難逃巖漿裡游泳,變成火炬的命運。
所以,秦朗才會如此謹慎,目前來看形式良好。
那條巨龍似乎未曾發現身後有異常,何況聖甲蟲與它數千米長的身軀相比,真的是滄海一粟,畢竟在這地心巖漿海洋之中,除了自己的同類,幾乎沒有生物能夠存活!
它在巖漿河流之中翻滾騰挪,自由自在奔湧向前,有巨龍開路,聖甲蟲的速度頓時飆升起來,這一天的時間,眾人就前進了不知道有幾萬裡。
再次前行幾萬裡,眾人從巖漿河流之中,進入了一個巖漿湖泊,隨後進入了巖漿的海洋,陸千裡一心練劍,不辨東西,而且他神念未生,看不到外面的情況,因此並不擔憂,
可是玉奴奴和秦朗不同,兩個人為了追逐巨龍,一直跟在它屁股後面尾行,速度雖然快了很多,可是也把自己累得夠嗆,這種形式,就好像一臺拖拉機在高速上追著跑車飆車一樣,幸好兩個人都是老司機,不然很有可能機毀人亡。
而且這頭巨龍明顯剛剛進食不久,腹內消化不良,時不時的就有一股巨大的氣流從其尾部排出,帶著腐爛酸毒的惡臭,將巖漿烘烤的金燦燦的聖甲蟲侵染的烏七八糟,看起來像是戰敗的坦克,十分悽慘。
聖甲蟲本身就依靠體外的空氣來進行迴圈,它在巖漿之中依舊可以製造空氣,可是被巨龍一路消化不良的巨屁腐蝕,內部駕駛艙室的空氣也變得汙濁不堪,讓人難以忍受。
玉奴奴疑惑的抗議道:“老爸,都說水流千遭歸大海,我們從巖漿河流進入巖漿海洋,是不是走錯了方向呢?而且這邊越來越深入地下、越來越感覺到外界溫度升高,我有些擔心!”
秦朗一直以神念追蹤巨龍,此刻深入地殼,進退兩難,無奈安慰玉奴奴說道:“咱們盡管追蹤下去,說不定還能找到龍巢,你也知道龍的習性,那可是天然寶庫啊!”
玉奴奴苦笑道:“老爸,你還是別做夢了,咱們幾個加在一起都不夠人家塞牙縫兒的,你真的確定要送上門去嗎?”
秦朗強顏歡笑道:“都已經到這裡了,難得遇到一個飆車的老司機,不跟著它又能怎麼辦,說實話,這片岩漿海洋出奇的龐大,我已經迷失方向了!與其在這裡亂走,不如跟著它碰碰運氣,好歹有個方向!”
玉奴奴明白秦朗所說的道理,與其沒頭蒼蠅似地亂撞,還真不如跟著這條巨龍,好歹有個目標,只要謹慎小心一些,總有抵達目的地的時候。
可她依舊抗議道:“老爸,你沒聞到嗎?這家夥放屁太臭了,而且說不定有什麼毒性!我還能忍受,可是陸大哥怕是小命不保啊!”
秦朗可以內呼吸,可是陸千裡功力不夠,難以閉氣,
此刻他扭頭看了看陸千裡,果然目光呆滯,臉色黑青一片,健康不太樂觀。
秦朗連忙幫他針灸治療,控制毒素侵蝕。
沒有秦朗的命令,玉奴奴繼續追隨巨龍屁股後面狂飆。
雖然是在厚重的巖漿洪流之中,可那條巨龍依舊玩耍的不亦樂乎,首尾並用,風馳電掣一般劃過巖漿層,向著上方奔流而去。
玉奴奴連忙調轉方向,緊緊跟隨在巨龍身後,唯恐丟失了這個指路明燈。
眾人不知又前進了多少路程,只感覺從巖漿大海似乎又一次回到了湖泊河流之中,身邊的巖漿流動速度大增,而且巨龍行進的方向是逆流而上,這幾日它似乎消化掉了腹內食物,惡臭的巨屁也少了很多。
陸千裡終於恢複了幾分狀態,虛弱的開口抱怨道:“秦大哥,你這是要燻死我的節奏啊!”
秦朗辯解道:“真的不是我放屁,是前面的一個大家夥放的!”
陸千裡說道:“那我們為何還要追著屁走?難道是等著屎出來,把我們埋在這裡嗎?”
玉奴奴也抱怨著說道:“老爸,我就要累死了,咱們閉著眼睛瞎轉悠,什麼時候才是個盡頭啊!你能不能確定一下咱們的方位呢?”
秦朗說道:“可是此地深處地下,巖漿橫流,礦物滋生,磁場紊亂,指南針都不管用!我怎麼確定方位……”
秦朗忽然想起自己在炎族運轉跨界搬運神通的時候,曾經以體內xue竅上應天空的七星,形成了北鬥七星定位的指向功能,此刻不正是再發神威的時刻嗎?
他這幾日也是忙於跟隨老司機,反而忘記了自己的特異功能,此刻終於一掃愁容,笑道:“慢著,不用跟著這個家夥了,我們向上一些,找個位置,我確定一下方位再說!”
玉奴奴掉頭向上,終於擺脫了這條臭屁龍的威脅,說實話這幾天拼命追隨,可依舊連龍的影子都沒看到,只在神念之中有所感應,接連吃了幾天的臭屁。
眾人心裡都不好受,得知能夠解脫,心情美麗了許多。
秦朗暗運真氣,體內的七個能量旋渦頓時啟用,瘋狂旋轉起來,無數地熱元氣湧入其中,彌補秦朗多日辛勞維持聖火狀態駕駛聖甲蟲的虧空,隨後天外有七道異種能量勾連到了秦朗的xue竅能量旋渦,正是北鬥七星與秦朗天人感應。
北鬥七星是夜空中的樞紐,因為它們形象特殊,方位固定,因此天文學家確定星圖總以北鬥為標記。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對北鬥七星的觀察早有記錄,但七星之名最完整的記載,始見於漢代緯書。最初為《春秋運鬥樞》所記:“第一星鬥為天樞,第二星鬥為旋,第三星鬥為璣,第四星鬥為權,第五星鬥為衡,第六星鬥為開陽,第七星鬥為搖光。”
“北鬥七星之中第一至第四顆星又稱作魁,第五至第七顆星又稱作標,合而為鬥。”
另外,歷代學子崇拜的魁星,即北鬥七星的第一星或前四星),有說魁星即文曲星。
秦朗突破大宗師境界,體內生出七個能量旋渦,能夠與星空天人感應,感應到的正是北鬥七星,他並不瞭解七星的諸多作用,僅僅是用來定位而已,頗為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