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沒過幾天,李遠山李老太爺植物人蘇醒的事情,就如同一個炸彈,一傳十,十傳百,瞬間傳遍了京都的上流社會。
幾乎每個人都知道有人救活了這位革命老前輩,這不止是一個醫學奇跡,簡直像是一段神話。
不過對這名神醫就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個紅衣女子,有人說是白麵少年,還有人說是一個返老還童的不老神仙,反正說什麼的都有,這是因為李家為了保護秦朗,故意放出了訊息迷惑眾人。
此刻秦朗已經幫助李遠山李老爺子完成了最後的治療,因為老李五髒六腑得到了第一階段強化,所以秦朗在第二階段按摩針灸的時候,可以增加更多的火力,幫他熔煉體內的廢渣。
李遠山做為國家領袖,這麼多年沒少吞服各類天材地寶,人參靈芝之類的,可惜他的肺腑功能太弱,藥力無法吸收,此刻得到秦朗的幫助,體內擠壓的藥力不斷煉化,轉為元氣。
不過七天的功夫,老爺子面板上的皺紋也舒展開了,面板也光澤紅潤了,就連眼神都慢慢從混濁變得清澈起來。
此刻李遠山坐在一架輪椅之上,底氣渾厚的說道:“秦醫生,我什麼時候才能像正常人一樣行動啊?我都已經有些等不及了!”
最初秦朗只是保證讓李遠山複活延壽,可因為老爺子蘇醒後兩個人確實投緣,秦朗索性對老人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治療,不斷刺激他的經絡,四肢,讓肌肉也跟著鮮活起來。
最近兩天,秦朗不間斷的對老爺子進行元氣的注入,恢複肢體力量,並不斷刺激肌肉血脈,強化老人的骨骼,今天就是檢驗成績的時刻。
秦朗點頭示意老人可以嘗試著動起來了,於是在眾人的注視之下,老人慢慢悠悠的站起身。
手裡拄著柺杖,晃晃蕩蕩的邁出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腳步越來越穩當。
眾人猛地歡呼雀躍起來,唐元秋驚喜的說道:“這是醫學的奇跡,這是中醫的奇跡啊!”
葉雯在一旁嘀咕道:“這怎麼可能,七天時間起死回生,甚至讓百歲病人能夠落地行動自如?”
秦朗根本沒有在意眾人在說什麼,他站在老人身邊,一邊啟用透視眼,觀察老人血脈肌肉運動,一邊說道:“感覺怎麼樣?有沒有不舒服不得勁兒的部位,我可以幫您調理!”
李遠山明顯狀態不錯,心情也很好,開心的說道,“真沒想到,我還有能夠站起來自由行走的一天!”
朝陽之下李遠山白發如雪,枯瘦如柴,這可真是英雄薄暮,美人白首,讓秦朗心中油然而生一種傷感,不由自主的想為老人做些什麼。
說起來李遠山已經一百零三歲了,除了皺紋橫生,顏容枯槁之外,嘴巴裡的牙床連一口假牙都鑲不住了,都說人如果想活的健康活的長久,首先要能吃,秦朗暗暗捉摸,也許自己可以先幫李老弄一口好牙,讓他能夠自主飲食,從而實現內壯的效果。
這幾日的針灸補氣,在秦朗來看其實也是一種為身體補充營養的方法,類似西醫的掛葡萄糖水,注射營養液。
只是因為秦朗身懷絕技,一手紫陽真火可以淨化生命,所以他精煉的藥物精華效果更是遠超各類營養液。
而且秦朗骨針透xue,讓營養液直接在血液體液肌體之間發揮作用,減少渣滓殘留,直達病灶,比腸胃吸收效果更加明顯。
可是秦朗不能永遠貼身守護李遠山,為今之道最好的恢複方法就是讓老人重新擁有一口好牙,自主吸收營養。
秦朗這邊思索修正下一步治療方案的空,李遠山走了幾十步終於力氣用盡,重新坐到輪椅上,秦朗推著輪椅回到了老人的書房。
老人精神尚好,從書櫃角落的一個小保險櫃裡面取出了一本手抄本的古書,放在秦朗手裡說道:“交給你了,年輕人,希望你能夠將這門道術發揚光大!”
秦朗說道:“李爺爺,您放心,我只是借閱,開闊眼界之後就還給您!”
“借什麼?送給你了,當今社會這些道術再也用不上了,而且我家後代也沒有能夠入門之人,交給你也算是寶劍贈英雄,物歸其所。”李遠山一臉唏噓,“何況這書,本來也不是我家的!”
秦朗好奇的看向李老,感覺其中必然也有一段故事。
李遠山嘆息一聲,目光漸漸遊離,似乎回到了過去時光,開口娓娓道來:“我祖上本是民間的糊紙匠,就是紅白喜事做紙人紙馬為人入殮的工匠,有一日遇到一名受傷的道人,先祖慈悲為道人治傷,道人傷愈離去之前,留下了這本道書,並指點了先祖開竅,從此先祖的糊紙匠就此結束,改成了剪紙人!”
老李聲音低沉的說道:“不過,先祖的剪紙可不是為了好看,而是融入了這本書裡的道術,可以讓紙人化作天兵天將受其驅使,後來這本書傳到了我手裡,可惜我功力不夠,每年只能剪出一名護法天將,就再無法力剪出其他。”
李遠山喘了口氣,繼續說道,“秦小子,我能感覺得到,你幫我按摩時候,勁道之中蘊含了內氣法力,或者可以把我這門道術發揚光大呢,反正留在我家裡也沒有用,子孫不爭氣,留下這本書更是禍端啊!”
秦朗此刻對李老的見識深遠更加感覺敬佩萬分,凡人都惜命怕死,都願意給子孫後代留下幾樣傳家寶,可是李老卻為人豁達,頗有:“子孫比我強,富貴自然生;子孫不如我,留錢是禍坑的通達意境!”
他索性也不推辭,將那本古書拿到手裡說道:“既然李爺爺如此信任,那我就收下了,請您放心,我一定會將這門道術傳承下去,決不讓他埋沒掉。”
李老看著秦朗欣慰的點了點頭說道:“如此甚好,這本書已經毀去了前面的心法部分,你且附耳過來,讓我傳你心法口訣。”